内容简介
序言 &譯異與傳思──《譯鄉聲影:文化、書寫、影像的跨界敘事》中的逾越與愉悅(單德興)
序言 破泡而出之必要──傷口、偏執、負人類世(廖咸浩)
第一篇 跋涉中的最遠與最近:試剖《快雪時晴》、《當迷霧漸散》的內在穿越(施如芳)
第二篇 藝術作為轉動的力量(吳瑪悧)
第三篇 病毒、感染與不死生命──當前生命政治情境的一些反思(黃涵榆)
第四篇 中國科幻與現代性的轉譯──以劉慈欣的《地球往事》三部曲為例(楊乃女)
第五篇 臺南府城地景的「雙重編碼」──以《臺灣鐵道旅行案內》收錄之臺南驛相片為例(王怡茹)
第六篇 光影夢土建築師──「法國國家電影動畫中心」影視音產業策進的奇妙工法(吳珮慈)
第七篇 檔案之眼──當代台灣錄像藝術如何對日本殖民史事發動影像起義(孫松榮)
第八篇 回收港星──鍾孟宏電影的亞際互文性(王萬睿)
第九篇 文人桃花源的聲景──談古琴音樂的美感所在(林子晴)
第十篇 金庸《天龍八部》中的譯鄉情懷與後遺民想像(王震宇)
第十一篇 六朝隋唐的嶺南意象(陳俊強)
第十二篇 台灣廟會民俗藝陣表演文化的「共時性」與「隨適性」(翁素涵)
第十三篇 以西方文學表演學教授英詩之研究(陳彥豪)
第十四篇 中國餐館與歐洲咖啡館──歐洲如何看待中國與歐洲(蔡慶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