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歷史和社會賦予人間佛教新的理論和實踐。佛教的社會地位怎樣?佛教徒應如何承擔社會責任?這是當代佛教界和學術界共同探討的課題,也是二零零九年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舉辦的青年佛教學者研討會的主題。本書收集了是此研討會上發表的部分優秀論文。本論文集不但表達了這些青年學者研究人間佛教的學術熱情和能力,而且也展現了他們不讓前人、勇於超越前人的信心和智慧。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和視域,探討人間佛教在當代社會的發展,揭示人間佛教的社會性質及其社會責任。他們的研究將成為佛教界乃至學術界加深認識當代佛教的必讀之物。

作者簡介

學愚教授1986年畢業於中國佛學院,同年前往斯里蘭卡學習上座部佛教,獲肯拉尼亞大學文學碩士和哲學碩士。1996年至2003年間,他分別在日本東京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以及愛荷華大學攻讀和研究中國佛教,並於2003年獲哲學博士學位;2003年至2004年之間,任教於美國格林內爾大學院,從事東亞佛教教育。學愚教授於2004年到香港中文大學工作,從事佛學、特別是人間佛教思想方面的教學和研究;2006年,獲香港中文大學傑出研究獎。2005年、2008年、2010年期間,學愚教授分別在法國遠東學院、美國哈佛燕京學院、德國歌德學院從事學術訪問和講學活動。

學愚教授的研究包括原始佛教、中國大乘佛教,以及人間佛教的思想和歷史。他最近出版的《佛教、戰爭以及民族主義》一書(中英文),以民國僧伽參加抗日戰爭事蹟為契入點,論述佛教與社會和政治之間的關係。2005年,佛光山文教基金會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創立「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學愚教授任該中心主任、《人間佛教研究叢書》和《人間佛教研究期刊》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