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中國佛教研究日新月異,豐富多元,而且早已是國際化的領域。日本學界在佛教研究的領域一向具有引導潮流的重要地位,此書結合日本學界中國佛教研究的眾多菁英,撰寫者在各自研究領域皆是一時之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中國佛教研究的相關知識,堪稱最為完備的入門導覽。全書分成總論與各論兩部分,總論包括研究方法、經典文獻、地域特徵;各論主要是以歷史進程介紹各個朝代的佛教,在隋唐時代,又個別介紹不同的宗派特質與思想主張。綱舉目張,清晰可從。對有志於中國佛教研究的讀者而言,實為不能錯過的精彩之作。漢傳佛教譯叢序言【代序】綜觀日本的中國佛教研究凡例第一篇總論第一章中國佛教的概要與特色岡部和雄一、何謂中國佛教二、中國佛教研究方法三、時代區分四、漢譯大藏經五、中國佛教的獨特性六、中國佛教(通史)第二章格義與三教交涉伊藤隆壽一、關於格義二、三教交涉研究與其必要性三、三教交涉的整體研究成果四、三教交涉的諸問題第三章譯經、經錄、偽經岡部和雄一、漢譯佛典的特質二、譯經的發展三、編纂經錄(經典目錄)四、偽經第四章敦煌佛教上山大峻一、敦煌——佛教東漸要衝二、埋藏的佛教文獻——發現、蒐集、保管千佛洞遺跡三、敦煌出土資料與研究(一)石窟出土的古寫本與蒐集(二)敦煌出土文獻研究(三)研究方法的轉變四、闡明佛都敦煌盛衰的始末(一)北朝興佛時期(二)隋唐時代的敦煌佛教(三)敦煌寫經(四)西藏占領敦煌(五)西藏統治時期的佛教界(六)歸義軍時期的佛教五、敦煌佛教的結束第五章大藏經開版椎名宏雄一、研究對象與基本文獻二、宋元藏經(一)《開寶藏》(二)《契丹藏》與《金藏》(三)《東禪寺藏》與《開元寺藏》(四)《思溪藏》(五)《磧砂藏》(六)《普寧藏》與《元官藏》三、明清藏經(一)《南藏》與《北藏》(二)《嘉興藏》(三)《清藏》四、高麗與日本藏經(一)《高麗藏》(二)《天海藏》(三)《黃檗藏》第六章中國佛教與周邊各國第一節韓國佛教石井公成一、通史與歷史概論二、基礎資料三、論文目錄四、各時代佛教五、各派佛教六、日韓關係與交涉七、寺院及佛教美術八、佛教相關課題第二節日本佛教佐藤秀孝一、關於日本佛教二、基礎資料與辭典、論文目錄三、通史、概論四、各時代佛教第三節藏傳佛教木村誠司前言一、概論書、目錄二、講座、紀念論集、學術書等三、敦煌文獻四、敦煌藏譯禪宗文獻五、桑耶論諍六、其他第二篇各論第一章漢魏兩晉佛教伊藤隆壽一、佛教傳入中國之際的諸問題二、東漢、三國時代(一)信仰佛教的諸條件(二)東漢佛教(三)三國時代三、西晉(一)佛教與玄學(二)佛教概況(三)漢譯佛典四、東晉、十六國(一)北方胡人社會與佛教(二)南方東晉社會與佛教第二章南北朝佛教石井公成一、研究史與今後的研究方向二、南北朝史與社會三、佛教之外的思想與宗教四、南北朝佛教通史五、基礎史料六、北朝佛教七、南朝佛教八、成實涅槃學派九、心識論與如來藏論探析十、《大乘起信論》相關議論十一、淨土信仰與禪觀十二、戒律與菩薩戒十三、密教十四、民眾與佛教十五、佛教美術十六、文學與佛教第三章隋唐佛教第一節天台宗池田魯參一、「中國天台宗」的研究課題二、天台總概論與研究著作三、天台法華學四、天台止觀五、《涅槃經》研究六、菩薩戒思想七、天台淨土宗八、修行法九、其他課題第二節三論宗奧野光賢前言一、研究史概觀二、吉藏著作研究三、吉藏思想研究四、吉藏疏與天台疏、其他文獻交涉五、結語(一)僧叡(二)僧肇(三)竺道生第三節三階教西本照真一、矢吹慶輝《三階教之研究》二、二十世紀前期的研究三、二十世紀後期的研究四、海外的三階教研究五、今後三階教的研究課題第四節法相宗吉田道興前言——從印度佛教「瑜伽行」至「瑜伽行學派」一、「地論宗(地論學派)」的成立與發展——南北朝北魏、陳、隋代二、「攝論宗(攝論學派)」的成立與發展三、「法相宗」的成立與發展第五節華嚴宗吉津宜英前言一、關於《華嚴經》二、《十地經論》與《大乘起信論》三、中國華嚴研究史四、中國華嚴教學通史五、中國華嚴思想六、中國(包括新羅及高麗)華嚴教學的弘傳者(一)杜順(二)智儼(三)法藏(四)元曉(五)義湘(六)李通玄(七)慧苑(八)文超(九)法銑(十)澄觀(十一)宗密(十二)傳奧(十三)子璿(十四)淨源七、中國華嚴教學的研究課題第六節律宗川口高風一、大乘戒二、《菩薩地持經》三、《梵網經》四、《瓔珞本業經》五、四分律宗與道宣六、戒體論七、戒壇八、袈裟九、中國道德與戒律十、僧制第七節淨土宗柴田泰山一、隋唐淨土宗史概述二、道綽三、迦才四、《無量壽觀經纘述》五、智儼六、善導七、懷感八、道誾、靖邁、龍興及其他九、慈愍三藏慧日、承遠、法照、飛錫、《西方要決》十、今後展望第八節禪宗田中良昭前言一、揭開近代禪學研究的序幕二、發現敦煌文書三、學問研究進展第九節密教平井宥慶前言一、總論研究(一)中國現代研究專著(二)叢書系列中的中國密教研究(三)密教史考察二、部門研究(一)概論中的密教研究(二)空海研究中的中國密教研究(三)密教圖像學的中國密教研究(四)實地調查的中國密教研究(五)真言學中的中國密教研究第四章宋代與遼金佛教石井修道前言一、禪宗研究二、天台宗、華嚴宗、律宗、密教、淨土宗三、遼、金佛教四、結語第五章元明清時期的中國佛教研究趨勢永井政之一、方法論二、元代佛教概述(一)制度(二)文獻(三)個人(四)佛道論諍三、明代佛教概述(一)制度(二)文獻(三)僧傳(四)儒佛關係(五)明季四大師(六)各人(七)僧諍四、清代佛教(一)廟產興學運動(二)民眾佛教信仰(三)寶卷研究(四)結社(五)個別信仰五、史蹟調查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