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于1961年首次出版,作者奥尔本·G.韦杰瑞在书中展现了对历史本质与历史意义的探寻。全书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在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成的历史观念,包括中国、印度、古希腊和古罗马民众对于历史的态度,以及各门宗教塑造的历史思想。第二部分聚焦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思想家,探讨他们对历史问题的理论建构和概念反思。
韦杰瑞摆脱了20世纪中叶历史哲学研究的惯常模式,不再仅围绕西方史学传统展开,而是将历史视为一种全球共有的存在模式。他拓宽了历史哲学的视野,并彰显出一种更具包容性的世界观。
目录
目 录
前言
上卷 东西方一般的历史观念
第一章 清净论的与社会性的历史观:中国
第二章 形而上学的和个人主义的历史观:印度
第三章 古代希腊与罗马的历史观
第四章 有神论的历史观(Ⅰ):琐罗亚斯德教、犹太教和
伊斯兰教
第五章 有神论的历史观(Ⅱ):基督教
下卷 西方个别的历史理论
第六章 一些关于历史的独立思考: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
第七章 19世纪以来的观念论历史观
第八章 19世纪以来的自然论历史观
第九章 历史学家们的态度与历史哲学的取径
索引
作者简介
奥尔本·格雷戈里·韦杰瑞(Alban Gregory Widgery,1887-1968),英国哲学家、宗教学家。韦杰瑞出生于英格兰,于1912年在剑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获得硕士学位,随后在英国、美国、印度的多所院校任教。1930年,韦杰瑞开始长期在杜克大学哲学系执教,并担任系主任。主要著作有《宗教的比较研究》《历史与现代生活中的基督教伦理》《历史的诸意义》等。
译者简介:
冉博文,荷兰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历史文化、历史意识、史学史与史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