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本书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综合研究近代中国的个人、社会与国家。全书分为三辑,分别对应书题中的“个人”、“社会”与“国家”。辑一“生命史与集体心态”,偏重于以心理学和心态史研究方法剖析“个人”;辑二“社会阶层与流动”,主要借助社会学方法研究中国社会层面问题;辑三“国家的形塑”从政治学视角讨论中国近代农业、交通,以及国民党政府的机构运作和军事。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的引入是作者对历史学研究方法的补充,也可看作其史学研究的求新求变尝试。此书仍注重史料文献的丰富扎实,以史带论,带来本书流畅、平易、可读性较强的特点。本书主题新颖,研究视角独特,对丰富和加深我们认识与理解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具有一定的意义。

目录

自序 史无定法 固本求新—一个史学工作者的跨领域学思历程................. 1

生命史与集体心态

自传与历史.................................... 23

心理学理论应用于中国传统传记研究的一些问题........ 34

蒋梦麟早年心理上的价值冲突与平衡...........................40

严复对斯宾塞社会有机论的介绍与曲解........................49

想象中国

——伦敦所见古董明信片的图像分析.................... 54

北洋时期的礼俗与宗教................................................. 73

在轰炸的阴影下

——抗战时期重庆民众对空袭的心理反应............................. 134

当红灯笼球挂起

——阶层、性别、族群与战时重庆民众的防空经验.. 149

社会阶层与流动

测量传统中国社会流动问题方法的检讨......................... 171

民国时期的社会阶层与流动..................................... 179

抗战时期大后方工商业者的心态与行动........................... 272

战争与工人文化

——抗战时期大后方工人的认同问题......................... 297

国家的形塑

中国近代政府与农业发展................................ 319

中国历史上的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 341

近代中国的技术转移—以铁路事业为例.................................. 367

穿越界线—中国铁路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374

抗战前十年的国民政府体制及其运作.... 392

国民革命军的制度与战力.......................................... 435

附录 张瑞德先生访问记录.... 475

作者简介

张瑞德,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曾任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兼副所长,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所、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访问学者,日本东京大学外国人客员研究员,北京大学高级访问学者,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科学高等研究院客座特聘研究员。现任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员。主要著作包括专著:《平汉铁路与华北的经济发展(1905—1937)》、《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管理的研究—政治层面的分析(1876—1937)》、《抗战时期的国军人事》、《无声的要角:蒋介石的侍从室与战时中国》、《战时国民政府军政人才培养》(与冯启宏合著)、《抗日战争与战时体制》(合著),论文集《山河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军队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