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本書英文書名為「The Gunpowder Age: China, Military Innovation, and the Rise of the West in World History」

引言:中國軍事史的模式

Part 1 火藥時代肇始:中國

第一章 坩鍋:多國交戰的宋代

第二章 早期的火藥戰事

第三章 元帝國的擴張戰爭與管形火器的發展

第四章 「洪武」:火藥帝國的誕生

Part 2 歐洲取得管形火器

第五章 中世紀歐洲的管形火器

第六章 大型火砲的誕生:為什麼是西歐?

第七章 精良大砲在歐洲的發展

第八章 火藥讓歐洲脫胎換骨?

第九章 擁有火砲的食人國:兩次明葡海戰

Part 3 勢均力敵的時代

第十章 將佛朗機砲納為己用的明朝

第十一章 演練、紀律與西方的崛起

第十二章 火槍在東亞的使用

第十三章 十七世紀:勢均力敵的時代?

第十四章 歐洲海軍的優勢

第十五章 文藝復興時代保壘:歐洲武力擴張的發動機?

Part 4 軍事實力的大分流時代

第十六章 鴉片戰爭與大分流時代

第十七章 中國在鴉片戰爭爆發後的現代化改革

第十八章 中國的現代化與火藥時代的終結

結語:新的戰國時代來臨?

目录

引言:中國軍事史的模式
Part 1 火藥時代肇始:中國
第一章 坩鍋:多國交戰的宋代
第二章 早期的火藥戰事
第三章 元帝國的擴張戰爭與管形火器的發展(一二一一~一二七九年)
第四章 「洪武」:火藥帝國的誕生
Part 2 歐洲取得管形火器
第五章 中世紀歐洲的管形火器
第六章 大型火砲的誕生:為甚麼是西歐?
第七章 精良大砲在歐洲的發展
第八章 歐洲的火藥時代
第九章 擁有火砲的食人國:兩次明葡海戰
Part 3 勢均力敵的時代
第十章 佛朗機砲
第十一章 演練、紀律與西方的崛起
第十二章 火繩槍在東亞的使用
第十三章 十七世紀:勢均力敵的時代?
第十四章 歐洲海軍的優勢
第十五章 文藝復興時代碉堡:促進歐洲進行武力擴張的關鍵?
Part 4 軍事實力的大分流時代降臨
第十六章 鴉片戰爭與大分流時代
第十七章 中國在鴉片戰爭爆發後的改革措施
第十八章 中國的現代化與火藥時代的終結
結語:新的戰國時代來臨?
謝辭
附錄
參考書目

作者简介

作者簡介

歐陽泰 Tonio Andrade

西方漢學界的著名學者,近十年最重要的全球史學者之一。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師承西方漢學巨擘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十六到十七世紀歐洲史專家帕克(Geoffrey Parker)。曾任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東亞系系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殖民主義比較研究及中國史與全球史。著有《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How Taiwan Became Chinese)、《決戰熱蘭遮》(Lost Colony)等。

新書《火藥時代》寫作時間原本在《決戰熱蘭遮》之前,以「西方為何能取得現代世界的主導權?中國為何衰落?」為題,探討東西方在軍事發展上的分野與西方為何能產生軍事優勢。描述鄭成功與荷蘭東印度公司之戰的《決戰熱蘭遮》,提供了十七世紀歐洲經歷軍事革命時,雙方實力尚在均勢的最佳證明。《火藥時代》則給予更寬廣的視野,把此問題延伸到「為何西方的軍事優勢產生於工業革命之後?」透過論述西元九一○年至一九○○年東西兩方的軍事科技演變,解答歐洲能撼動近代世界版圖的原因。

譯者簡介

陳榮彬

輔大比較文學博士,台大外文系、翻譯碩士學程與台文所合聘兼任助理教授,研究專長為英美與台灣現代小說,曾出版《危險的友誼:超譯費茲傑羅與海明威》(南方家園)。譯有各類著作四十幾部,曾以《繪畫與眼淚》、《血之祕史》與《我們的河》三度獲得「開卷翻譯類十大好書」獎項,擅長文史哲、旅行書寫、運動書寫與科普等類型之中英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