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序
第一編 南宋初期朝野對王安石及其推行新法的評論
第一講 國禍根源追究聲中對王安石與新法的檢討
第二講 政爭與和議論爭中王安石政治聲望的升降(上):從崇元祐到斥伊洛
第三講 政爭與和議論爭中王安石政治聲望的升降(中):陰佑王安石而取其說
第四講 政爭與和議論爭中王安石政治聲望的升降(下):王安石聲望的復降
第一編參考書目
第二編 南宋中晚期王安石政治聲望的消落
第五講 權臣相繼柄政的影響
第六講 王學與程學的消長(一):程學的社會基礎較王學為寬廣
第七講 王學與程學的消長(二):程學後繼者對王安石改革理想的吸收
第八講 王學與程學的消長(三):程學後繼者對王安石經說的吸收與拒斥
第九講 王學與程學的消長(四):政治事件、從祀制度與科舉考試
第十講 朝野評論中對王安石不同面向的分辨
第二編參考書目
第三編 南宋晚期王安石讖言的盛傳
第十一講 興起與盛傳(上):國運讖言中的「丙午、丁未」之說
第十二講 興起與盛傳(下):端平以後詩中的天津橋與杜鵑啼
第十三講 傳向社會基層:話本〈拗相公〉與《宣和遺事》的共同主題與意義─兼論王六大夫所講的《復華篇》
第十四講 〈拗相公〉創作年代的再思考
第十五講 《宣和遺事》創作年代的再思考
第三編參考書目
目录
序 i第一编 南宋初期朝野对王安石及其推行新法的评论
第一讲 国祸根源追究声中对王安石与新法的检讨 3
第二讲 政争与和议论争中王安石政治声望的升降(上):从崇元祐到斥伊洛 39
第三讲 政争与和议论争中王安石政治声望的升降(中):阴佑王安石而取其说 71
第四讲 政争与和议论争中王安石政治声望的升降(下):王安石声望的复降 107
第一编参考书目 147
第二编 南宋中晚期王安石政治声望的消落
第五讲 权臣相继柄政的影响 155
第六讲 王学与程学的消长(一):程学的社会基础较王学为宽广 195
第七讲 王学与程学的消长(二):程学后继者对王安石改革理想的吸收 233
第八讲 王学与程学的消长(三):程学后继者对王安石经说的吸收与拒斥 265
第九讲 王学与程学的消长(四):政治事件、从祀制度与科举考试 297
第十讲 朝野评论中对王安石不同面向的分辨 339
第二编参考书目 392
第三编 南宋晚期王安石谶言的盛传
第十一讲 兴起与盛传(上):国运谶言中的“丙午、丁未”之说 401
第十二讲 兴起与盛传(下):端平以后诗中的天津桥与杜鹃啼 427
第十三讲 传向社会基层:话本《拗相公》与《宣和遗事》的共同主题与意义——兼论王六大夫所讲的《复华篇》 453
第十四讲 《拗相公》创作年代的再思考 491
第十五讲 《宣和遗事》创作年代的再思考 521
第三编参考书目 563
作者简介
梁庚尧,当代著名历史学家。祖籍广东新会,1948年生于广州,1956年定居台北。台湾大学历史系学士,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博士。历任台湾大学历史系讲师、副教授、教授,至2013年退休,现为该系名誉教授。研究领域以宋史为中心,亦涉及唐宋社会经济史、宋元教育文化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