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殷墟陶器研究》是作者李济对安阳出土的247000余片陶片及1500余复原陶器进行考古学研究,并在这些出土陶器进行科学分类和绘制出《殷墟陶器图录》(形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性描述,报告材料本身的性质和陶器在底下的分布情形及其历史意义,根据这些实物与这些记录,我们可以看出殷商时代与史前文化的若干关系;并可以看出不见于文字记录的殷商文化中的若干新成分。

目录

本书出版说明/1

序/1

第一章 导论 / 1

附图 / 15

第二章 陶器质料之初步鉴定 / 23

一、 陶质之化学成分 / 23

二、 比重、吸水率 / 39

三、 硬度 / 45

四、 颜色 / 47

五、 结论 / 49

第三章 序数的编制及图录说明 / 52

一、 总说 / 52

二、 圜底器 / 55

三、 平底器 / 62

四、 圈足器 / 79

五、 三足器 / 90

六、 四足器 / 94

七、 盖 / 95

附 殷虚陶器图录 / 100

第四章 颜色与形制 / 116

一、 颜色与质料 / 116

二、 容量与体径 / 119

三、 底形与足形 / 126

四、 周壁纯缘与唇形 / 130

五、 纽与把 / 140

六、 口形,流与嘴 / 142

七、 盖与器 / 144

第五章 制造痕迹 / 148

一、 拍制痕迹及拍制法在制造手续中的地位 / 149

二、 圈泥法 / 152

三、 转盘问题 / 154

四、 曲底器的作法 / 157

五、 模压与辊压 / 159

六、 轮制器 / 161

七、 所谓“手制”陶 / 165

八、 几种修饰法 / 167

第六章 文饰 / 168

第七章 符号与文字 / 177

附 录 陶文考释(李孝定) / 184

附 董作宾先生来函及陶文考释 / 204

《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编者附记 / 206

图版及说明 / 208

作者简介

李济,人类学家、中国考古学之父。1924年开始田野考古。1926年,发掘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此为中国学者*早独立进行的考古发掘。1929年初,领导并参加了安阳殷墟、章丘城子崖等田野考古发掘,使得发掘工作走上科学轨道,造就出一批水平较高的考古学者。1948年被推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至1950年任台湾大学教授,并主办考古人类学系。1955—1972年,在台湾地区任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