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前言(李樹枝)

緒論——冷戰、馬來亞化與現代主義(黃錦樹)

卷壹◎冷戰與國族想像

香港友聯與馬華文化生產:以《蕉風》與《學生周報》為例(1955-1969)(王梅香)

戰後馬華(民國)文學遺址:文學史再勘察(莊華興)

獨立前的《蕉風》與馬來亞之國族想像(林春美)

蕉風、采風、食風:論馬來亞獨立前夕物體系與國家認同的重構(黃國華)

卷貳◎編者的身影:從寫實到現代

方天與《蕉風》的寫實主義書寫(賀淑芳)

身世的杜撰與建構:白垚再南洋(林春美)

大眾化、反共、馬來亞化:黃崖與六〇年代《蕉風》現代主義(鄧觀傑)

想像一個前衛的共同體:陳瑞獻與馬華現代文學運動2.0(張錦忠)

卷參◎交流、反叛與變異

反叛文學運動誰在反叛?談戰後馬來亞的新寫實及獨立前後《蕉風》的「現代」(黃琦旺)

臺灣、馬華現代主義思潮的交流:《蕉風》的第一波現代主義(郭馨蔚)

升起現代文藝的大纛:《蕉風》、余光中與馬華現代主義文學(李樹枝)

當代詩作的變異及其限度:以新世紀《蕉風》的詩作爲探討中心(張光達)

後記——再冷戰的時代:《蕉風》研究、美援與史料問題(張錦忠)

目录

v ︱李樹枝 _ 前言
001︱黃錦樹 _ 緒論——冷戰、馬來亞化與現代主義
卷壹◎ 冷戰與國族想像
009︱王梅香 _ 香港友聯與馬華文化生產:以《蕉風》與《學生周報》為例(1955-1969)
035︱莊華興 _ 戰後馬華(民國)文學遺址:文學史再勘察
057︱林春美 _ 獨立前的《蕉風》與馬來亞之國族想像
071︱黃國華 _ 蕉風、采風、食風:論馬來亞獨立前夕物體系與國家認同的重構
卷貳◎ 編者的身影:從寫實到現代
099︱賀淑芳 _ 方天與《蕉風》的寫實主義書寫
137︱林春美 _ 身世的杜撰與建構:白垚再南洋
155︱鄧觀傑 _ 大眾化、反共、馬來亞化:黃崖與六〇年代《蕉風》現代主義
185︱張錦忠 _ 想像一個前衛的共同體:陳瑞獻與馬華現代文學運動2.0
卷參◎ 交流、反叛與變異
201︱黃琦旺 _ 反叛文學運動誰在反叛?談戰後馬來亞的新寫實及獨立前後《蕉風》的「現代」
223︱郭馨蔚 _ 臺灣、馬華現代主義思潮的交流:《蕉風》的第一波現代主義
259︱李樹枝 _ 升起現代文藝的大纛:《蕉風》、余光中與馬華現代主義文學
275︱張光達 _ 當代詩作的變異及其限度:以新世紀《蕉風》的詩作爲探討中心
307︱張錦忠 _ 後記——再冷戰的時代:《蕉風》研究、美援與史料問題
313︱論文出處
315︱作者簡介
317︱索引

作者简介

張錦忠(台湾中山大學外文系教授)、黃錦樹(台湾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李樹枝(拉曼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