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太平洋從來就不是單純的海洋空間。實際上,當不同的群體在十八和十九世紀末初相遇時,人們在競爭與合作中逐步建立了對太平洋龐然的社會與自然複雜度的認知,共同形塑了太平洋。

在《打造太平洋》中,美國環境史學者大衛‧伊格勒考證了一七七〇年代至一八四〇年代之間數百趟有紀錄的大洋航行,從中觀察這些航程所衍生的商業、文化、生態與知識上的交鋒。他指出,隨著庫克船長出航探險,世界才開始將注意力轉向太平洋;除了來往船隻數量年年攀升,歐洲多國和美國的科學探索、貿易和帝國夢也跟著遽然增長。到了一八四八年,加州山谷發現大量黃金,在全世界掀起淘金熱,此時的太平洋才終於被納入全球經濟體系。

目录

導讀 婆娑之洋,驚心動魄的歷史/陳國棟
緒論 海洋世界
第一章 貿易之洋
.萊利亞伯德號,一八〇三至〇五年
.一八〇〇年以前的大洋貿易海上景象
.走向安樂與富足的加利福尼亞
.國際化的上加利福尼亞
.夏威夷:交易中繼站
.廣東:兵家必爭之地
.北美洲西北海岸:毛皮貿易聖地
.卡瑤、聖布拉斯和夕卡:勢力的流轉
.推動自由貿易意識形態
.結語:疾病的「幽冥交易」
第二章 疾病、性、原住民
.發現號與毅力號,一七七六至七九年
.疾病的爆發
.性交易中的幻想與脅迫
.細菌來襲:梅毒螺旋體和淋病雙球菌
.夏威夷和「悲慘瘟疫」
.加利福尼亞與天花
.海船的到來與疾病
.疫病之舟與惡水窮山
.結語:死亡的真相
第三章 人質與俘虜
.聖尼古拉號,一八〇八年
.西北海岸與糾結的俘虜,一七八九至九二年
.庫克船長的劫持人質指南
.西北海岸與被俘虜的約翰.朱厄特,一八〇三至〇五年
.西北海岸與聖尼古拉號的生還者,一八〇八至一〇年
.女奴與皮條客
.結語:權力的衝突
第四章 大獵殺
.老虎號,一八四五至四八年
.海獺的滅絕
.毛皮海豹與棍棒
.回到馬達雷納灣:老虎號與灰鯨的對決
.美國的征服行動與工業發展
.結語:下加利福尼亞的最後灰鯨
第五章 博物學家在大洋
.留里克號,一八一五至一八年
.「科學人士」:帝國科學與個人欲求
.俄羅斯的探險夢
.卡杜與夏米索
.奧古斯特.杜豪特─西里的人種觀察
.梅雷迪思.蓋德納醫師的盜墓行動
.結語:使命感的體現
第六章 組構太平洋
.合眾國的遠征探險,一八三八至四二年
.七名科學人士、六艘船、一位粗暴的船長
.浩瀚大洋上的達納
.珊瑚礁與數不清的小小建築師
.島嶼、火山與熱點
.太平洋環境下的大陸地質學
.愛國地質學
.結語:海洋的視野
結論 當西風東漸
致謝
注釋
參考書目

作者简介

大衛.伊格勒(David Igler)

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歷史系副教授,美國歷史學會太平洋海岸分會主席。主要從事美國西部、太平洋、加利福尼亞等領域的歷史研究。著有《工業牛仔:米勒、勒克斯與「遠西地區」的轉型,一八五〇至一九二〇年》(Industrial Cowboys: Miller & Lux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Far West)、《加利福尼亞人文傳統》(The Human Tradition in California)。

譯者簡介

丁超

美國麻州大學碩士。美、加地區求學、工作、定居多年。曾任職企管顧問公司,現為自由譯者。譯有《25座二戰紀念碑教我們的事》、《愛的帝國》、《旅館》(以上為八旗文化出版)、《酒的科學》、《辣椒獵人的辛香探險》、《簡明大歷史》、《第二種不可能》等書,著有網路小說《民國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