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佛教寫本學非常重要,因此我們先後組織了兩次關於此一領域專題研究的國際研討會。分別為2014年12月17日至18日,由中國佛學院、峨眉山佛學院主辦,由北京大學佛教典籍與藝術研究中心、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以及我們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佛學論壇共同協辦的“佛教與東亞宗教寫本研究國際研討會”(Studies Of Buddhist And East Asian Religious Manuscripts: New Perspecctives And Methods);以及2018年8月29-31日在英國劍橋大學,由北京大學佛教典籍與藝術研究中心、劍橋–旭日國際佛學研究網絡與我們共同舉辦的名為“佛教寫本文化:中亞、東亞佛教寫本的製作與保存”(Produc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Buddhist Manuscripts in Central and East Asia) 的國際研討會。這兩次會議中彙集了佛教文獻學、敦煌寫本學、佛教史學、藝術史學、考古學等諸多領域來自各國的專家學者。圍繞著佛教寫本相關的諸多領域與專題展開了深入的探討。我們現即以這兩次會議之中部分學者所提交的論文為基礎來稍作調整,編纂了這部論文集。
目录
總序 華林佛學研究書系
ZHAN Ru 湛如
代序 佛教寫本文化研究:新材料與新視野
CHEN Jinhua 陳金華
一、寫本傳播網絡
1.1 《法華經論子注》的文獻流通與思想——以聖語藏本與金澤文庫本為中心
金天鶴 김천학 KIM Cheon-hak
1.2 中國中世紀儒教與佛教的鈔本文化
童嶺 TONG Ling
1.3 關於薩迦班智達《量理寶藏論》頌文以及自釋(Rang’grel)的傳承
范德康 Leonard VAN DER KUIJP
1.4 經典、文本、寫本——佛教文獻的三個層次
聖凱 SHENG Kai
二、寫本文化與儀式、密咒
2.1 十世紀敦煌佛典的供養與製作
索仁森 Henrik H. SØRENSEN
2.2 敦煌佛教禮拜儀式的構成初探
柏崗 Paul COPP
2.3 中國佛教的相對正統性與《首楞嚴經》及其陀羅尼:敦煌本和日本的古寫一切經本的研究
紀強 George KEYWORTH
2.4 為調解祈禱:十三世紀高野和鐮倉的文本文化
斯坦格 Brian STEININGER
三、辭修與音韻
3.1 中世紀的《蒙求》寫本以及刻本
高奕睿 Imre GALAMBOS
3.2 日本古寫本《一切經音義》硏究
李乃琦 LI Naiqi
3.3 法藏敦煌草書寫本P.2063淨眼《因明入正理論後疏》殘卷校錄整理(編行校錄)
黃征 HUANG Zheng
四、禪定
4.1 一部“新的”早期漢語佛教註釋:《大安般守意經》T.602 的性質重估
♰ 左冠明 Stefano ZACCHETTI
4.2 西夏文《燈要》初探
索羅寧 Kirill SOLON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