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本書共收錄作者十七篇文章,內容涉及兩漢至隋的社會經濟生活等範疇。論文包括有漢晉西南地區的特色農業——「竹林業」及「漁業」。又透過漢代「王褒〈僮約〉與莊園」、「永昌郡設立」及「劉璋分三巴」等議題,作出一系列探索。另外,作者考察「兩漢蝗災」時空分布規律及討論「隋文帝救災」爭議,試圖找出自然世界與人類的相互關係。在附記中收錄作者幾篇關於近代著名史學家的介紹。

目录

總序 1

目次 1

兩漢時期蝗災述論 1

一 蝗災記錄的時間分布 2

二 漢代蝗災的空間分布及其災情狀況 3

三 旱災、水災與蝗災的關係 10

隋文帝時期的主要自然災害及其救荒措施 17

一 前言 17

二 隋文帝時期主要自然災害發生概況 17

三 隋文帝政府的預防性救荒措施 23

四 隋文帝的補救性救荒措施 26

五 結語 34

隋文帝與開皇十四年旱災 41

一 前言 41

二 事緣起自《貞觀政要》 42

三 史書筆下之「八月辛未關中大旱」 47

四 自然災害與隋文帝的救荒態度及措施 52

五 隋政府的內憂外患與其「惜倉庫」 54

六 「『率民』和『令民』就食關東」試釋 56

七 義倉與隋文帝「不憐百姓而惜倉庫」 63

八 結論 64

漢晉西南地區竹木述要 71

一 前言 71

二 西南區的自然環境與竹木的栽培 71

三 西南地區主要經濟「竹木」 73

四 竹木的其它貢獻 89

五 竹木的價格 103

六 結語 105

漢晉時期西南地區漁業活動探討 107

一 出土文物和史乘中所發見的漁業例子及漁獵民的日常操作內容 108

二 農耕民式的「魚池養魚」 113

三 西南區的主要漁產資源 116

從王褒〈僮約〉探析漢代中葉四川田莊商品經濟 123

一 序言 123

二 〈僮約〉中所載的商品性生產及貿易活動 125

三 〈僮約〉內容所涉之商貿地理範圍 128

四 結論 143

東漢永昌郡之設立與西南地區的商業發展 149

一 永昌郡設立之前後變化 149

二 永昌郡的商品性生產 155

三 永昌郡境內之國際商人與商道 158

四 西南國際商貿圈中永昌郡的定位 161

五 結語 162

漢代西南區域內外商貿關係述略 163

一 緒言 163

二 西南域內的商貿往來 165

三 西南與國境內各區的商貿往來 171

四 結語 186

論東漢巴郡物產與劉璋分三巴 189

一 緒言 189

二 劉焉留給璋的「物質及非物質」遺產 190

三 巴三分後各郡縣城所擁有之物產分配 194

四 劉璋的三次分巴郡 214

五 結語 222

漢代紡織業 227

一 前言 227

二 漢代紡織業興盛原因 228

三 漢代紡織業的發展概況 233

四 漢代四川紡織業的歷史發展 246

五 日入而不息—四川紡織「夜作」現象探析 254

六 漢紡織「夜作」現象及其生產量 258

六 結語 262

漢文化中「狗」的角色 265

一 序言 265

二 先漢的「狗」文化 266

三 漢代文化中的狗 273

四 結語 302

漢代動物皮製品雜論 303

一 前言 303

二 漢代皮鞋—草鞮與韋鞮 303

三 見載於漢代竹簡的「狗」皮襪 308

四 漢代頂頭禮冠—「鹿」皮弁 310

五 漢代馬車尊貴裝飾—「虎」皮軒 312

六 東漢刺史羊皮席 314

七 漢代馬車用具皮製帶子 316

八 結語 317

秦漢時期動物皮製軍用品述要 319

一 引言 319

二 先秦皮製軍事的用品概略 320

三 秦朝皮製軍事的用品概略 326

四 漢代皮製的軍事用品 330

五 結語 344

我印象中的嚴耕望教授 347

一 引言 347

二 通識教授 348

三 史家旁觀當今政治 351

四 工兵史家與將軍地圖 353

五 先生晚年心境與生活 356

六 結語 362

《顧頡剛日記(1941-1948)》中所載的嚴耕望先生

及其夫人段畹蘭女士 365

一 序言 365

二 《日記》所載顧頡剛先生與青年嚴耕望的交往 367

三 其他顧、嚴二氏生活逸事點滴 374

四 撰《顧頡剛傳》的第一人選—段畹蘭女士 377

五 顧頡剛先生與段畹蘭女士的情誼 381

六 結語 383

羅夢冊教授的生平及其歷史應然論 385

一 前言 385

二 羅夢冊的生平事蹟 386

三 羅夢冊教授於香港的著作 396

四 結語—羅夢冊老師心中的應然歷史世界 404

附錄一 〈羅夢冊教授生平大事記〉 406

附錄二 〈羅夢冊教授主要著作〉 407

翦伯贊先生在香港的短暫生活(1947-1948) 409

一 前言 409

二 天命之年,浮海香江 410

三 戰後香港,艱辛歲月 414

四 達德傳國史,報章播民主 419

五 秘密離開香港 423

六 結語 428

後記 431

作者简介

官德祥

於1987年香港浸會學院畢業。旋即報考新亞研究所史學組,師從嚴耕望教授,兩年後獲歷史學碩士。於1999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為博士研究生,專業秦漢史,指導教授為岳慶平先生。2004年獲北京大學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