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西方旅行者的书写塑造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形象,而他们对中国的先入之见也影响了自己看待中国的方式。本书探讨了从鸦片战争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多位知名的旅华游记作者在不同主题上对中国的印象,从书写中国的城市和风景,到欧洲人身处中国时所写的作品。通过研究不同的旅行者从各自的视角所描绘的这个古老传统大国,展示了西方人眼下的近现代中国是怎样的,以及当时的中国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做出各种适应现代化的努力。研究者通过对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游记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使读者得以更透彻地了解这些游记的背景、角度和思想。目录导论顾德诺茱莉亚·库恩著顾钧译中国观感理论方法和关注领域再现问题论文一览一后浪漫主义旅行者笔下的中国与自画像:19世纪40年代德庇时对中国的改写塔玛拉·犛·瓦格纳著管宇译消除中国热与维多利亚时期中国的开放西方主义奇观:“英式中国的样本”二转变中国之眼:麦都思牧师的“伪装”和维多利亚时期的中国观伊丽莎白·犎·张著陶欣尤译三帝国主义之行:额尔金勋爵来华历程与维多利亚时期自由主义的局限童庆生著阮诗芸译四镜像:约翰·汤姆森镜头中的东亚托马斯·普拉施著葛文峰译引言帝国之像人类学之眼艺术与自然题材构图结论五吃在中国:维多利亚时期旅行文学和报章杂志中的中国食物表征罗斯·犌·福尔曼著李俊灵译美味饮食英式用餐的“精致荒诞”多大程度上取决于宴会?六与他者相遇:女性旅行者在中国(1880—1920)茱莉娅·库恩著江莉译与组织机构相遇与城市和乡村相遇七游记与人道关怀———立德夫人在中国苏珊·肖恩鲍尔·图林著程熙旭译立德夫人生平慈善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成效甚微的善举传教士反对缠足八“利益范围”:伊莎贝拉·伯德用文字和照片构建的19世纪晚期的中国苏珊·摩根著蒋雯燕译条约与条约港口读者所受的教育拍摄中国九在中国逆流而上:1905—1911年港粤两地间的三次殖民之旅何漪涟著邵霞译十哈里·弗兰克在中国尼古拉斯·克利福德著季淑凤译十一战地行纪:奥登、衣修伍德和燕卜荪的中国之旅休·霍顿著黄子安译十二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同路人的故事顾德诺著高莎译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的旅行宣传和真相自然化与神话注释附录:人名译名对照表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