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前言

【I】世界史上的內亞、遊牧民與絲綢之路

◆ 歐亞歷史上的輻輳之地

◆ 歐亞遊牧文明起源的新認識

◆ 超越民族國家的視野──導讀《遊牧民的世界史》繁體中文版

◆ 絲綢之路的兩種歷史詮釋

◆ 歐亞皇室狩獵的長時段歷史──評介《歐亞皇家狩獵史》

【II】蒙古時代的先聲與其歷史遺產

◆ 安史之亂至蒙古時代的歐亞歷史趨勢──導讀《疾馳草原的征服者》繁體中文版

◆ 印度視角下的蒙古征服中亞史──評介《蒙古帝國中亞征服史》

◆ 「成吉思大交換」與蒙古治世──評介《世界歷史上的蒙古征服》

◆ 蒙古帝國是如何「發明」世界史的?──評介《世界史的誕生》

◆ 成吉思汗的宗教自由政策及其歷史遺產──導讀《成吉思汗與對上帝的探求》繁體中文版

◆ 馬可波羅是否到過中國?──評介《馬可波羅到過中國?》

◆ 世界史上的蒙古時代及歷史遺產──導讀《蒙古帝國的漫長遺緒》繁體中文版

【III】 後蒙古時代的明清帝國

◆ 從小中國到大中國的明清史再思考──評介《紫禁城的榮光》

◆ 作為清帝國建構制高點的承德──評介《新清帝國史》

◆ 從內亞與日本視角反思清史與「華夷史觀」──評介《大清帝國與中華的混迷》

◆ 清代的八旗制度與滿洲認同──評介《滿洲之道》

◆ 滿洲漢化問題新論──評介《滿人的再定位》

◆ 「新清史」視角下的乾隆皇帝與馬戛爾尼使團──評介《乾隆帝》

◆ 清王朝的情報搜集與邊疆政策的轉型──從馬世嘉的近作談起

◆ 美國「新清史」的背景、爭議與新近發展

目录

◎前言
【I】世界史上的內亞、遊牧民與絲綢之路
◆ 歐亞歷史上的輻輳之地
◆ 歐亞遊牧文明起源的新認識
◆ 超越民族國家的視野──導讀《遊牧民的世界史》繁體中文版
◆ 絲綢之路的兩種歷史詮釋
◆ 歐亞皇室狩獵的長時段歷史──評介《歐亞皇家狩獵史》
【II】蒙古時代的先聲與其歷史遺產
◆ 安史之亂至蒙古時代的歐亞歷史趨勢──導讀《疾馳草原的征服者》繁體中文版
◆ 印度視角下的蒙古征服中亞史──評介《蒙古帝國中亞征服史》
◆ 「成吉思大交換」與蒙古治世──評介《世界歷史上的蒙古征服》
◆ 蒙古帝國是如何「發明」世界史的?──評介《世界史的誕生》
◆ 成吉思汗的宗教自由政策及其歷史遺產──導讀《成吉思汗與對上帝的探求》繁體中文版
◆ 馬可波羅是否到過中國?──評介《馬可波羅到過中國?》
◆ 世界史上的蒙古時代及歷史遺產──導讀《蒙古帝國的漫長遺緒》繁體中文版
【III】 後蒙古時代的明清帝國
◆ 從小中國到大中國的明清史再思考──評介《紫禁城的榮光》
◆ 作為清帝國建構制高點的承德──評介《新清帝國史》
◆ 從內亞與日本視角反思清史與「華夷史觀」──評介《大清帝國與中華的混迷》
◆ 清代的八旗制度與滿洲認同──評介《滿洲之道》
◆ 滿洲漢化問題新論──評介《滿人的再定位》
◆ 「新清史」視角下的乾隆皇帝與馬戛爾尼使團──評介《乾隆帝》
◆ 清王朝的情報搜集與邊疆政策的轉型──從馬世嘉的近作談起
◆ 美國「新清史」的背景、爭議與新近發展
◎註釋

作者简介

蔡偉傑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學士、碩士,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內陸歐亞學系碩士、博士。現任深圳大學人文學院歷史學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為蒙古時代以降的歐亞世界史及內亞與中國關係史,著重於帝國、族群、移民與法制史領域。近年來除了從事學術研究以外,也透過網路媒體,積極推廣蒙古及內亞的相關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