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導言 唯情與理性的辯證──五四的認識論
第一章 「人生觀」與歐亞反啟蒙論述
第二章 張東蓀《創化論》的翻譯──科學理性與「心」
第三章 梁漱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第四章 蔡元培美育運動的情感啟蒙──跨文化觀點
第五章 朱謙之與袁家驊的「唯情論」──直覺與理智
第六章 方東美的《科學哲學與人生》──科哲合作,理情交得
結論 唯情論與與啟蒙理性──還原一個完整的「五四故事」
目录
序導 言 唯情與理性的辯證──五四的認識論
唯情論對唯心論、唯物論的批判
科學與人生觀論戰研究
五四啟蒙理性的檢討
反啟蒙思潮
跨文化語彙的方法論
本書架構
小結:我感故我在
第一章 「人生觀」與歐亞反啟蒙論述
啟蒙哲學問題所在:主客二分
倭依鏗與張君勱,《中國與歐洲的人生問題》
倭伊鏗的《大思想家的人生觀》
「人生觀」的日譯
西田幾多郎:何謂生命?
梁啟超的人生觀論述
張君勱的人生觀論述
小結
第二章 張東蓀《創化論》的翻譯
──科學理性與「心」
張東蓀的翻譯理論
「詮知之學」與「釋生之學」
理智與生命
具體時間:「真時」
抽象時間
生之動力
《創化論》與創造社
《創化論》與人生觀派
徐復觀〈心的文化〉
第三章 梁漱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東方化、西方化:羅素
何謂生活?
文化的三條路線
印度唯識論與西方認識論
中國的形上學:直覺vs. 理智
第四章 蔡元培美育運動的情感啟蒙──跨文化觀點
日本「美育」思想的跨文化性
中國的美育運動:王國維、蔡元培
《美育》雜誌
美育與「美的人生」:李石岑、蔡元培
小結:沈從文、冰心
第五章 朱謙之與袁家驊的「唯情論」──直覺與理智
朱謙之的〈唯情哲學發端〉
真情之流:此意識中的現象世界,即內在本體
情存於一感一應之中
情的「已發」、「未發」(not yet)與無限可能
神即「美的本體」,「情」即本然之美
朱謙之與沈從文、吳稚暉、鷗外.鷗
袁家驊的《唯情哲學》
「情人」與「超人」
朱謙之的《一個唯情論者的宇宙觀及人生觀》
東西文化一元論
對心理學及辯證法的批判
司馬長風、黃建中
牟宗三、胡適與杜威
小結:唯情論與張競生的唯美主義
第六章 方東美的《科學哲學與人生》──科哲合作,理情交得
哲學史與文學
近代科學的二元論
生物科學的啟發
何謂「情」?
笛卡兒的心物二元論與松果腺
情動力與唯情
「生命悲劇之二重奏」
人生哲學與五四及其後──吳稚暉、李石岑及無名氏等
結 論 唯情論與與啟蒙理性──還原一個完整的「五四故事」
巴金:追求真情的五四人
作者简介
彭小妍
美國哈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主要方向為兩岸現代文學與跨文化研究。曾出版專著《超越寫實》、《海上說情欲:從張資平到劉吶鷗》、《浪蕩子美學與跨文化現代性:一九三○年代上海、東京及巴黎的浪蕩子、漫遊者與譯者》,小說《斷掌順娘》《純真年代》,主編有《楊逵全集》。
2013年以《浪蕩子美學與跨文化現代性:一九三○年代上海、東京及巴黎的浪蕩子、漫遊者與譯者》(聯經出版)一書榮獲第37屆金鼎獎最佳非文學圖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