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一、論文
劉屹〈月光與彌勒:一對中國佛教末世組合的固化與離散〉
劉學軍〈再造「高僧」:中古僧傳安世高形象的塑造及其思想史背景〉
李猛〈論南齊武帝蕭賾永明中後期對佛教的整頓〉
蘇小華〈廢太子、分送舍利與隋文帝夫婦晚年的困境〉
池麗梅〈《道宣傳》的研究──以其早年河東行腳為中心〉
武紹衛〈唐五代「賜臘」小議〉
落合俊典〈刑部郎中封無待撰《注心經并序》本文及小考〉
王早娟〈宋釋惠洪的文字禪創作及貢獻〉
謝一峰〈佛國中的道境──兩宋間兩浙東路宗教空間的變遷〉
邱蔚華〈朱熹佛禪論中的文學觀發微〉
王啓元〈憨山德清「乙未之獄」──由「動」歸「靜」的轉折〉
康昊〈「蒙古襲來」後日本禪宗的歷史敘述與王權──以《元亨釋書》為中心的考察〉
吴疆〈「大君外交」下的中國禪僧:隱元
目录
一、論文劉屹〈月光與彌勒:一對中國佛教末世組合的固化與離散〉/劉學軍〈再造「高僧」:中古僧傳安世高形象的塑造及其思想史背景〉/李猛〈論南齊武帝蕭賾永明中後期對佛教的整頓〉/蘇小華〈廢太子、分送舍利與隋文帝夫婦晚年的困境〉/池麗梅〈《道宣傳》的研究──以其早年河東行腳為中心〉/武紹衛〈唐五代「賜臘」小議〉/落合俊典〈刑部郎中封無待撰《注心經并序》本文及小考〉/王早娟〈宋釋惠洪的文字禪創作及貢獻〉/謝一峰〈佛國中的道境──兩宋間兩浙東路宗教空間的變遷〉/邱蔚華〈朱熹佛禪論中的文學觀發微〉/王啓元〈憨山德清「乙未之獄」──由「動」歸「靜」的轉折〉/康昊〈「蒙古襲來」後日本禪宗的歷史敘述與王權──以《元亨釋書》為中心的考察〉/吴疆〈「大君外交」下的中國禪僧:隱元,德川幕府,以及1661年萬福寺的成立〉
二、學術綜述
張總〈中國石刻佛經考察與研究述略〉/楊增〈不空三藏研究述評――史料檢討與早期活動〉
三、書評
陳志遠〈陳金華著,楊增等譯,《佛教與中外交流》〉/吳華〈瑞像崇拜與神聖性建構――評蔣家華《中國佛教瑞像崇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