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緒論 民國時期中西醫論爭下的國族與病人再思考

一、前言 

二、近代中國的身體與國族 

三、從病人出發的醫療史

四、從病人的言論與視角出發

壹 略論胡適的醫學觀

一、前言 

二、在掙扎中的傳統中醫 

三、胡適的身體與醫療 

四、國故中醫、科學西醫:再探知識分子擇醫觀 

五、醫療、身體與國族:醫療化下的國民性再造 

六、小結 

貳 民初醫療、醫生與病人之一隅:孫中山之死與中西醫論爭

一、前言 

二、病人的經歷 

三、早年為學與發現罹患肝癌始末 

四、中西醫對肝癌的認識 

五、更換中醫治療始末 

六、中醫治療的轉機與困境 

七、孫的最後時日 

八、小結 

參 「國醫」的醫療史反思:中國醫學之近代轉型與再造

一、前言 082

二、重省中西醫匯通史:中西差異在何處 

三、國醫建構之初:國學與國粹形象 

四、國醫轉型的關鍵年代 

五、形塑科學國醫之困境 

六、面對國家與民族:國醫責任之再造 

七、小結:一次失敗的「成功」轉型 

肆 醫療與近代社會:試析魯迅的反中醫情結

一、前言 

二、緣起:反中醫幼苗誕生 

三、至死不渝的迷信:偏方與秘方 

四、騙人的把戲:中醫辨病與診斷 

五、科學與國粹 

六、中國西醫的問題:壓力源來自中醫的另一種視角 

七、小結 

伍 醫療疏失與「中西醫匯通」擇醫觀:梁啟超之死與「腎病」公案新考

一、前言 

二、「失腎記」前因後果 

三、此案所反映之中西醫技術與醫療環境 

四、餘波盪漾:中西醫論戰與最後的真相 

五、小結 

陸 國家與身體的公與私:抗戰前蔣介石的日常醫療與國族衛生觀

一、前言 

二、個人生活經驗:1924年前的蔣介石 

三、軍校校長與北伐時期 

四、南京國民政府時期,蔣的「私」領域日常衛生與醫療

五、西安事變後,蔣的疾病醫療史 

六、國家衛生和身體現代性之實踐:幾個視角 

七、小結 

柒 總結論

作者簡介

皮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歷史組專任助理教授。出版過《醫通中西—唐宗海與近代中醫危機》、《臺灣日日新—當中藥碰上西藥》、《近代中醫的身體與思想轉型——唐宗海與中西醫匯通時代》、《「氣」與「細菌」的近代中國醫療史—外感熱病的知識轉型與日常生活》等專書,另編有論文集、大學歷史經典閱讀教科書。相關學術論文40餘篇,主要之研究領域為中國醫學史、疾病史和身體史。也喜歡研究一些特定的近代軍事和政治史,以及圖像、知識傳播的文化史,特別是和中西醫學、衛生、身體文化等相關的歷史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