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与西方思想相比,中国早期思想家如何理解相同与差异、自我与他人、内部与外部、相对与绝对?任博克在《一与异的反讽》一书里,基于中国传统思维与起源于古希腊的现代西方思想之对比,以反讽与非反讽的视野重新梳理了汉代以前的经典思想(孔、孟、老、庄、荀、《易传》等),就古代中国提出了一个“连贯成形”(理)的价值世界。本书重点讨论了古代思想家长期争论的身份、价值、本体、伦理以及其他传统认识论问题,揭示了中国传统思想的独特经验与价值。目录引言:我的意大利大脑是如何长成的连贯成形与理:本书和它的续作的计划与方法第一章本质、共相和遍在——绝对的相同与相异本质、共相、范畴、理念:主流西方哲学里同与异的简单定位及其分离形式与质料的同与异遍在的两个对立的派生物第二章什么是连贯成形——以中国为典范与法则、规则、原则、式样相反对的连贯成形:“和”与“可重复性”白马是马吗钱穆的钟摆反讽和非反讽的连贯成形第三章非反讽的连贯成形与可商量的连续性孔子和孟子的连贯成形以及价值的全面有效性《论语》中的“天”与连贯成形礼与法:文化语法正名:依礼而定的身份孟子论性与类孟子的遍在转化到反讽的连贯成形:作为遍在的气与作为“中”的前反讽的原始道家里的“虚”第四章反讽的连贯成形以及对“阴”的发现老子的传统:欲虚《老子》中反讽的连贯成形概述“朴”的五个意涵:《老子》里的遍在观念和反讽的连贯成形庄子的万变牌:透视之物使用这张万变牌万变牌同时反对客观真理和主观唯我论结论:反讽的连贯成形第五章《荀子》和《礼记》对反讽的连贯成形的非反讽回应荀子以及对相同性和相异性的调节苗子思想中的遍在和连贯成形《礼记》中的两个文本:《大学》和《中庸》第六章阴阳调和董仲舒的阴阳一神论:和谐与反讽的嬗变另一种阴阳占卜系统:扬雄的《太玄经》结语向“理”演进参考文献索引后记译后记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