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導論
臺灣何時有職業婦女?
殖民化與現代性
性別與種族
為何要與她們對話?
第一章 女性就業環境的形成
第一節 傳統女性勞動習慣的承傳
第二節 總督府的政策與民間的倡導
第三節 女性態度的轉變
第四節 職業結構的改變與新興職業的產生
第五節 小結
第二章 不讓鬚眉的女教員
第一節 女教員的來源與培養
第二節 女教員的人數、任用資格與薪資
第三節 女教員的地理分布與職務異動
第四節 女教員的教學工作
第五節 女教員對教育、家庭、社會及其個人的影響
第六節 小結
第三章 超越群芳的女醫生
第一節 女醫生的產生
第二節 女醫生的出路與工作
第三節 女醫生的社會地位與影響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華麗轉身的產婆
第一節 產婆訓練的緣起
第二節 產婆訓練的開始與發展
第三節 產婆的職業化與接生工作
第四節 產婆的社會地位及其影響
第五節 小結
第五章 堅忍謙恭的看護婦
第一節 近代護理人員的產生
第二節 近代護理教育的展開
第三節 走入職場的看護婦與職務異動
第四節 護理工作的展開
第五節 護理工作對個人、家庭及社會的影響
第六節 小結
第六章 自助助人的女工
第一節 女工的分布與徵用
第二節 工廠的管理
第三節 女工的離職與罷工
第四節 女工的角色地位及其影響
第五節 小結
第七章 結論:發現與啟示
目录
推薦序一 許序——有血有淚的女性史/許雪姬(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所長)推薦序二 手持火炬的開路阿嬤/謝金魚(歷史作家)
自序
導論
臺灣何時有職業婦女?
殖民化與現代性
性別與種族
為何要與她們對話?
第一章 女性就業環境的形成
第一節 傳統女性勞動習慣的承傳
第二節 總督府的政策與民間的倡導
第三節 女性態度的轉變
第四節 職業結構的改變與新興職業的產生
第五節 小結
第二章 不讓鬚眉的女教員
第一節 女教員的來源與培養
第二節 女教員的人數、任用資格與薪資
第三節 女教員的地理分布與職務異動
第四節 女教員的教學工作
第五節 女教員對教育、家庭、社會及其個人的影響
第六節 小結
第三章 超越群芳的女醫生
第一節 女醫生的產生
第二節 女醫生的出路與工作
第三節 女醫生的社會地位與影響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華麗轉身的產婆
第一節 產婆訓練的緣起
第二節 產婆訓練的開始與發展
第三節 產婆的職業化與接生工作
第四節 產婆的社會地位及其影響
第五節 小結
第五章 堅忍謙恭的看護婦
第一節 近代護理人員的產生
第二節 近代護理教育的展開
第三節 走入職場的看護婦與職務異動
第四節 護理工作的展開
第五節 護理工作對個人、家庭及社會的影響
第六節 小結
第六章 自助助人的女工
第一節 女工的分布與徵用
第二節 工廠的管理
第三節 女工的離職與罷工
第四節 女工的角色地位及其影響
第五節 小結
第七章 結論:發現與啟示
作者简介
游鑑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