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策展人的創生——當代藝術的波動(Jérôme Glicenstein)
.臺灣美術展覽小史——兼論「國民美意識」之形塑(白適銘)
.臺、府展記事本末(附史論)(蕭瓊瑞)
.省展的角色變革及其因素析探(黃冬富)
.從歷史背影看當代的身形——史博館∕極端新派∕巴西聖保羅雙年展的三角關係(高千惠)
.展覽.場域——回看朱銘1970年代的藝術現場(林振莖)
.多重藝術與竟的交織:重探「異度空間」與「超度空間」的歷史意涵(高愷珮)
.想像的臺灣當代藝術——從北美館「新展望展」到「臺北雙年展」的查考(陳曼華)
.諸眾之眼——策展機器再批判(蔣伯欣)
.臺灣館作為一個展演機制(林宏璋)
.可遇不可求的共振機會?——談藝術介入空間啟動複雜關係與改變(黃海鳴)
附錄
.全球華人美術策展人——以臺灣觀點(倪再沁)
.從「發現亞洲藝術新航線」出發——「亞洲美術策展人會議」序(倪再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