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八路军内日本兵》的作者香川孝志和前田光繁,抗战初期被八路军俘虏,经过学习后,他们从日本军队的欺骗宣传“宁可死后当一名护国之神,也不要活着受俘虏的耻辱”中觉醒过来,成为延安日本工农学校和日本士兵反战团体的负责人。书中系统而真实地叙述了当年延安日本工农学校的生活和他们参加八路军后与中国人民并肩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情景,反映出了他们的苦恼与欢乐,是普通日本士兵的不平凡的经历。
目录
前言 平凡的士兵非凡的经历
Ⅰ 在延安的日子里香川孝志(梅田照文)
一、一个普通的日本兵
战火弥漫中的青春
在华北盼望退伍的日子里
二、当了八路军的俘虏
石太铁路线失守
三、在山西省麻田镇
日本人觉醒联盟的成员
向八路军战士交心
四、中国革命圣地——延安
美丽的城市——延安
五、学习与实践的日子
王学文的讲课
值得回忆的笔记
六、窑洞生活的日程与娱乐
日军轰炸炸死一头毛驴
受优待的日本士兵们
七、中国的朋友们
留日同学会的联欢会
增强了信心
八、遍及各地的反战活动
建立在各地的日本反战团体
日本士兵的要求书
发展为有组织的运动
反战同盟的工作加强了
九、在前线号召日军投降
响应号召的日军
在前线结下的友谊和信任
十、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
自给自足的大生产运动
进行整风运动改造思想
日本人当了边区参议会议员
十一、在延安的美国人
——艾默生和有吉
艾默生同日本工农学校学员
和重庆的俘虏相对比
关于工农学校
有吉军曹的观察和报告
十二、学习上了轨道
为了破除“乖串话”
十三、受欢迎的反战剧《岛田上等兵》
毛主席、周副主席也光临了
十四、领导人的风貌
关于对朱、叶、聂将军的回忆
十五、为波茨坦公告而沸腾的延安
波茨坦公告发表之夜
十六、返回战败的祖国
日本工农学校的结束
苏军控制的长春
和野坂一起去莫斯科
十七、重访延安
日夜怀念的延安
革命道路的源泉
Ⅱ 反战士兵的道路前田光繁(杉本一夫)
一、参加八路军的那一天
“日本八路”的诞生
二、当俘虏的经过
枪口对准了口腔
对“不杀俘虏”半信半疑
“优待优待”
三、会见了张香山
逐步开了心窍
四、《第二贫乏物语》与《唯物辩证法》
两本书的影响
五、在巡视前线中觉醒
读《论持久战》
正式参加八路军
六、新人生的开端
日益增多的俘虏
七、觉醒联盟的诞生
从“醒悟”改为“觉醒”
日本当局的反映
八、在枪林弹雨中
喊话让日军投降
开始行动
九、日军战败后的东北地区
协助遣送日本难民回国
后记 呼唤和平反对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