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此書以香港在這兩個世紀的滄桑巨變作為主題,做了一個全面性分析又頗為深入的探討。全書共有十七章,將處於兩百年歷史洪流裡的香港,分作六個主要階段來討論。第一階段,以鴉片戰爭後,大清帝國割讓香港和九龍,其後又將新界租借99年到1997,一直到1949年中共取得政權,並且取得發言權。第二階段,從北京當局於1972年首次對於聯合國就香港地位表態,一直到1980年初期中英談判的起步。第三個階段涵蓋中英談判的過程,以及中英聯合聲明的發表。第四個階段著眼於香港主權轉移,一直到選出第一任特首和第一屆立法會。第五階段的焦點是香港人爭取特首和立法會直選和普選的訴求的提出和抗爭活動。第六階段,分析討論香港群眾有關佔領中環的爭議,隨後反對刑事疑犯送返中國大陸審判的訴求和爭執,最後北京當局宣佈施行國安法,中央直接干預香港政治,基本上終結了高度自治、港人治港和五十年不變的承諾。
目录
序言 李南雄
卷首語
租界與革命
一九七二:不尋常的一年
回歸的難題
港人自力救濟
還政於民?
向特區過渡
傀儡與鳥籠
「三部曲」到「五部曲」
歷史充滿了隱喻
地下領導網絡浮現
前進新世代
從佔中行動到雨傘革命
政治生態突變
在催淚彈硝煙下
國安法烏雲壓頂
林鄭不求連任,香港民調怎麼說?
一個時代的終結
作者简介
殷惠敏
本名楊誠,號君實,台灣東海大學中文系畢業,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亞洲研究博士,專長現代化理論與國家發展策略,著有檢討中共從蘇聯模式到文革「唯意志論」發展策略的《現代化與中國共產主義》(楊君實,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編有《儒家倫理與經濟發展》(楊君實、杜念中,允晨文化),並出版評論集《錫雍的囚徒》(殷惠敏,允晨文化),以筆名漁父出版評論集《憤怒的雲》(當代)、《誰怕吳國楨》(允晨)等, 前香港《九十年代》「自由神下」專欄作者,評論文字散見港台報刊,2005年自紐約聯合國總部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