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兩岸論,讓臺灣中生代攀上奇萊――本書卷前小語(張默)

卷一  臺灣學者論中生代

小詩含藏蓄存的敘事能量︰以焦桐詩的 木質特性為研究中心(蕭蕭)

瞬間生滅的意象美學:簡政珍論(鄭慧如)

潛藏的美麗――從陳育虹小詩的隱喻到詩集《索隱》中的「月亮」(李翠瑛)

淺論陳黎俳句詩的跨語際實踐(陳正芳)

從媒介轉換論白靈的詩(鄭慧如)

試論嚴忠政詩中的敘事人稱(陳政彥)

手套與愛與戀人絮語――渡也《手套與愛》的「符號――情感――身體」結構意欲(解昆樺)

有框與無框――杜十三的跨領域實踐及其 小詩例證(白靈)

卷二  大陸學者論中生代

給他光,於是他有了詩――論向陽的燈光詩思(朱壽桐)

現代與現在,和解與對抗――鴻鴻現代詩寫作倫理考察(王珂)

臺灣「中生代」的「新品種」――論陳義芝詩歌的藝術特質(羅小鳳)

李進文詩歌的現世情懷與終極關切(胡西宛)

與孤獨一起對刺――羅智成詩歌論(孫金燕/沈奇)

陳克華,一個「敗德」的身體測繪學家(趙思運)

天河中的「秋刀魚」――論中生代女詩人馮青的女性歷史觀(傅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