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了解中国思想最初发现于公元前4世纪时的道家,墨家以及阴阳学派的自然哲学家,后来完成中国中世纪的世界观的体系与定式。至于中国思想力量影响于莱布尼茨以及欧洲有机的自然主义的发展究至若何程度,亦提出了论题。

目录

作者小引章导言第二章儒家与儒学节绪论第二节儒家学派的一般特色第三节对于科学态度之矛盾第四节关于人性的几种学说第五节 ”

作者简介

吾人甚知本卷所涉领域的范围广大,但因中国文化史与欧洲文化史同其繁复,若予缩减则将感不足。读者的兴趣如果在旧世界两端思想对比的一般发展上,便觉此交响曲无一单独音符是多余的。然而吾人不得不念及 读者或因其本身实验的忙繁任务,期于极少的时间,得知古代与中世的中国科学思想较之古代与中世欧洲的科学思想究有若何差异。就此等研究者来说,首须了解中国自然主义中极端有机的与非机械的性质。此类思想最初发现于公元前4世纪时的道家(3章3节),墨家(4章)以及阴阳学派的自然哲学家(6章3节)。后来完成中国中世纪的世界观的体系与定式(6章6节)。原有论题的清新则由佛学的效用而增进并因2世纪的新儒学而获致确定性的综合。此外与自然科学家特有关系的尚有两点 一为怀疑论的有力传统 一为中国人对于自然律的法学类比(juristicanalogy)的态度。就研治哲学的读者来说,此一论点与有机的自然主义的传统亦同属重要。盖彼实足构成此传统的特殊的一面,因其启示中国人的秩序的概念(ConceptofOrder)之如何可能与实在(如葛兰言Graret的适当说法)积极地排除了法的概念(ConceptofLaw),至于中国思想力量影响于莱布尼茨以及欧洲有机的自然主义的发展究至若何程度,亦为此处提论的问题(6章6节段)。,几乎一切中国自然哲学所具最要的特点之一便是得免陷于欧洲有神论的与机械唯物论的世界观的持续辞论―一是即西方迄未全然解决的对立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