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现存有三件珍贵的波斯石刻,这些曾被误认为是赝品的珍贵文物,是因为乐仲迪的研究考证和极力挽救而免遭厄运;作为国际学界*早指出北朝文物上有拜火教葬仪的学者,乐仲迪早在1993年就发文指出日本Miho馆藏北朝石棺屏风上有粟特人的葬仪场景,从此打开北朝与粟特文明交流的新大陆,并掀起国际丝路学界对入华粟特人石葬具的研究热潮;乐仲迪对粟特人的丝路贸易帝国以及丝路的游牧人、商队、圣徒等方面的研究,也都是当今世界丝绸之路文化研究的*考古研究成果。乐仲迪的《从波斯波利斯到长安西市》一书所收录的大夏和萨珊印章、波斯摩崖石刻以及来华粟特葬仪等方面的研究文章,正是见证了这些在丝路文明研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刻,堪称该领域考古研究的里程碑式著作,也让敦煌学、吐鲁番学大篇幅改写,使得波斯学、中亚学与中国的长安、洛阳文明完美辉映。

      乐仲迪是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守护人、纽约大学的波斯学家,更是近二十年来*以现代波斯语在西亚国家大学授课的欧美考古界女学者,多次参加波斯波利斯、巴比伦、大夏、犍陀罗考古遗址发掘,是中亚丝路学领域的国际权威。从波斯波利斯到长安,乐仲迪的著作内涵宏富,纵跨了中亚粟特、大夏、波斯、阿富汗等地文明,囊括了壁画、摩崖、印章、金银器等各类艺术,气势恢宏地书写了从粟特到北朝的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宏大篇章。正是《从波斯波利斯到长安西市》一书所收录的文章,奠定了乐仲迪在丝路学界的崇高威望,填补近十年世界丝绸之路学的空白。

作者简介
作者:(美)乐仲迪(Judith Lerner)
哈佛大学艺术学博士,现任纽约大学古代学院教授。历任华盛顿史密斯学院讲师、哈佛大学副教授、维也纳大学访问教授、伊朗德黑兰大学教授、科威特皇家讲席教授等。精通中古波斯语、大夏语,是近二十年来以现代波斯语在西亚国家大学授课的欧美考古界女学者。
在国际考古领域,乐仲迪的成果涉及粟特、大夏、波斯的壁画、摩崖、印章、金银器研究等。多次参加波斯波利斯、巴比伦、大夏、犍陀罗等考古遗址发掘,并首先解读出日本Miho藏围屏石榻上北朝粟特人的拜火教葬仪,掀起国际学界对入华粟特人石葬具的研究热潮。因其在国际学界的崇高威望,乐仲迪数次担任国际学术大会主席之一。代表著作有《设拉子古城的法塔-阿里王摩崖石刻》《4—8世纪大夏到键陀罗的印章分类与解读》《早期波斯帝国摩崖:权力与荣光》等。近十年来主编伦敦《中亚艺术考古学刊》。

译者:毛铭
目录

序一 玄奘之旅:血汗见证的“丝路译丛”(徐文堪)
序二 欧亚文明碰撞与交融的壮阔历史场景 (葛承雍)
序三 西出玉门关 眺望撒马尔罕(王旭东)
译者前言 重新唤醒的北朝 (毛铭)
卷一 欧亚印章
阿兰游牧部落印章上的牡鹿纹
大夏文书印章上的野兽状王冠
萨珊印章上的希腊鸟身女妖
卷二 波斯崖壁
设拉子古城郊外的法塔-阿里帝王摩崖
夸迦尔王朝摩崖:阿契美尼德与萨珊艺术的重光
三件被误读的阿契美尼德石刻
卷三 入华粟特葬俗
中亚人在北朝:一种拜火教葬俗
信仰与葬仪:粟特人在中国的拜火教墓葬
理念的同归:入华粟特人石葬具艺术
译后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