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1673年,日本商人三井高利在江戶本町一丁目開設「越後屋吳服店」,首創「現金交易不二價」與「布匹可依需求零售」兩大商業模式,徹底改變了傳統的銷售型態。
1893年,越後屋改組,更名為「三井吳服店」。
1904年,三井吳服店發表「百貨公司宣言」,取三井家的「三」與越後屋的「越」為新公司命名,正式成立具備近代百貨公司概念的「三越吳服店」。
十年後的1914年,三越吳服店新館落成,這幢文藝復興風格的五層樓鋼筋建築配備了最新的電梯、手扶梯與暖氣等近代化設備,宣告傳統吳服店轉型為百貨公司的計畫大功告成。
一直以來,三越的經營除了與國際情勢亦步亦趨,也和時尚潮流密不可分,其號召文化人組織「流行會」,塑造流行時尚與服務風格,打造出獨有的城市空間與消費文化,更形塑了時下的女性和兒童形象。
本書網羅大量報刊雜誌與文學作品,細膩考察三越早期的歷史,從戰爭與消費等面向切入,圖文並茂地呈現三越吳服店自1904年到1914年的發展歷程,徹底爬梳帝國百貨的軌跡與百貨帝國原點。
目录
導讀 歷史與文化的百貨公司——寫在《三越誕生》前面/李衣雲(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
序章 目標是成為日本的哈洛德百貨——百貨公司宣言與「學俗合作」
第一章 邁向遠東帝國與百貨公司之路
1 從三井吳服店到三越吳服店
2 日俄戰爭的戰況與國粹主義
3 三越的凱旋門與三笠艦材製成的紀念品
4 英日同盟更新與印製明信片
5 列強的皇室、高官與軍人造訪三越
6 來自殖民地與半殖民地的客人
第二章 赴西方考察與組織流行會的功能
7 費城、芝加哥與倫敦的百貨公司
8 搭乘西伯利亞鐵路前去採購歐洲的商品
9 三越創辦文化人的流行會
10 從柏林回國的巖谷小波與從巴黎回國的久保田米齋
11 新渡戶稻造的流行觀與坪井正五郎開發的新玩具
12 帝國劇場開幕與流行會評選服飾
第三章 創造文化的百貨公司
13 光之魔術——東京勸業博覽會與三越吳服店
14 土藏式兩層樓店鋪與森鷗外的〈三越〉
15 西服/洋傘/拐杖/帽子/鞋子
16 聆賞音樂、相親、擺脫家事的束縛——休息室與餐廳
17 文藝復興風格的三層樓臨時門市與都市景觀
18 家庭相簿——一小時照片/彩色照片/輪轉印刷照片
19 三越少年音樂隊與都市空間中的西洋音樂
20 電話銷售員/汽車/跑腿男孩
第四章 時尚的發源地
21 在三越享受視覺饗宴後才打道回府——文學表述中的三越
22 從元祿風到桃山風——和服的時尚
23 始於紐約的尾形光琳風潮
24 三越面紗與夏目漱石的〈虞美人草〉浴衣
25 來自倫敦的西服部主任亞歷山大.米契爾
26 西式房間、和洋折衷的房間裝飾與杉浦非水、橋口五葉的商業藝術
第五章 日本近代的「兒童」與「新女性」
27 兒童博覽會的國際性與對地方的影響
28 桃太郎與海事思想
29 兒童用品研究會、玩具會與尚武精神
30 宿舍、教育與運動會——店員的福利
31 國木田獨步的遺孀治子與「新女性」
32 東京大正博覽會——《東京三日遊導覽》
終章 「東洋第一」的百貨公司落成與獅子像
後記
作者简介
和田博文
1954年生於橫濱市。東京女子大學人文學科教授(日本文學文化專攻)、東洋大學名譽教授,曾任倫敦大學SOAS、巴黎第七大學、復旦大學研究所的客座研究員與客座教授等,主要研究領域為文化史、比較文化、日本近現代文學。
已出版中文著作有《資生堂的文化裝置:引發時尚革命的美學教主》(蔚藍文化)、《海上的世界地圖:歐洲航線百年紀行史1861-1964》(馬可孛羅)。
譯者簡介
陳令嫻
輔仁大學日文系學士,東京學藝大學國文系碩士。喜歡閱讀、旅行與陶瓷器。
聯絡方式:reikan0412@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