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上篇 在中國的歷史脈動中求真
一、飢餓感與窘迫感:躍動著生命感覺的明末
二、「不容已」:無法妥協的觀念感覺
三、 童心說:溝口雄三的思考方式
四、不立論:必要的思想史修煉
五、「形而下之理」:探尋另一種普遍性原理
六、作為方法的中國:經驗深處的結構性想像力
下篇 中國歷史的「向量」
一、「自然」與「作為」的契合
二、內在於人生的形而下之理
三、中國的公與私
四、被分有的法則:中國歷史的基體
五、鄉里空間與鄉治運動
後記
附錄 溝口雄三談中國研究的認識論問題
上篇 在中國的歷史脈動中求真
一、飢餓感與窘迫感:躍動著生命感覺的明末
二、「不容已」:無法妥協的觀念感覺
三、 童心說:溝口雄三的思考方式
四、不立論:必要的思想史修煉
五、「形而下之理」:探尋另一種普遍性原理
六、作為方法的中國:經驗深處的結構性想像力
下篇 中國歷史的「向量」
一、「自然」與「作為」的契合
二、內在於人生的形而下之理
三、中國的公與私
四、被分有的法則:中國歷史的基體
五、鄉里空間與鄉治運動
後記
附錄 溝口雄三談中國研究的認識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