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朱熹时代的思想界
一、引言
二、宇宙学的关注
三、精神的和伦理的关注:聚焦四书
四、宗教的关注:道教和佛教
五、太极:世界和人性
六、周敦颐的《太极图》
七、理和气的形上学
八、结论

第二章太极
一、引言:《易经》中的宇宙论
二、太极:这个概念的历史
三、作为朱熹秘学的太极
四、太极:“理”还是“气”?
五、一个象征的两个面
六、对“无极”的考察
七、结论

第三章鬼神
一、引言
二、论天
三、鬼神
四、论与鬼神交流
五、结论

第四章礼
一、引言
二、礼学家
三、一位礼仪的改革家
四、朱熹对礼仪的践行
五、乐与礼
六、结论

第五章人性与道德的完善
一、引言
二、人性论
三、理:内在性与超越性
四、情
五、自我超越的伦理学
六、仁的学说
七、结论

第六章修身
一、引言
二、天理对人欲
三、中和说
四、打坐
五、敬
六、求知:致知
七、结论

第七章与陆九渊的哲学之争
一、引言
二、道问学或尊德性:鹅湖之辩(一)
三、九卦:鹅湖之辩(二)
四、义与利:一次讲演
五、其他的争辩
六、结论

第八章朱熹与道教
一、引言
二、朱熹与道教哲学
三、朱熹与道教
四、两本特殊的道书
五、朱熹对道学的贡献
六、结论

第九章朱熹与佛教
一、引言
二、朱熹学佛
三、朱熹对佛教的认识
四、朱熹对佛教的批评
五、佛教对于朱熹哲学的影响
六、结论

第十章朱熹的批评者
一、引言
二、朱熹生时所受的批评
三、来自王阳明的批评
四、来自传教士的批评
五、清朝的批评者
六、日本的批评者伊藤仁齐和荻徂莱
七、现代的批评者
八、结论

第十一章朱熹的相关性
一、引言:正统性与相关性
二、朱熹的核心思想
三、朱熹的思维方法
四、常变说
五、结语

附录一朱熹生平和著作年表

附录二关于周敦颐《太极图》的一些争论
一、可能的道教起源主张
二、无极图
三、一种可能的佛教启示
四、质疑周敦颐的传稿
五、一些结论

附录三朱熹与怀特海:上帝和世界
一、引言
二、结构的比较
三、范畴的设计
四、关于上帝的问题.
五、一种偶极的终极?
六、结论

附录四关键术语的解释
一、术语解释
二、术语表
三、缩略语
参考文献

译后记:西方汉学界朱子学研究的里程碑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把重点放在了朱熹的宗教思想上,集中在朱熹自己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这些问题包括太极、灵魂、宗教仪式和他的人性与修身的哲学。《朱熹的宗教思想》共分十一章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