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成果的一条主线是近代中国留日学生的生活史,两个支撑点分别是留日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团体组织。具体而言,留日学生的日常生活,包括学习生活、经费问题、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等方面。留日学生的团体组织,非常复杂,既有立宪团体,也有革命团体;既有同乡会,也有校友会;既有学术团体,也有文艺团体;既有伪政权留日学生组织,也有留日学生暗中成立的抗日组织等。清末留日运动兴起以来,留日学生的团体组织在他们的留学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特殊作用。各章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在梳理日本著名学者实藤惠秀的中国留日学生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掘和介绍东亚同文会机关报中关于清末留日学生活动的新史料。第二章是介绍清末留日学生的全国性机构和活动据点--清国留学生会馆的起源、活动与功能。第三章主要考辨清末留日学生早期团体励志会、译书汇编社的组织变迁与人员构成及其思想倾向,以及他们的翻译和编辑活动。第四章主要考察清末留日学生公费生与官费生的区别,重点是学界研究较为薄弱的公费生的生活状况与学费滞纳问题。第五章以宋教仁、黄尊三的留学日记为例,介绍与分析清末留日学生的生活环境、住宿环境和人际交往。第六章分析留日学生受日本影响而产生的“军国民”思想,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刺激与影响。目录前言第一章清末留日学生研究及其新史料一实藤惠秀的研究二东亚同文会机关报三小结第二章清末留日学生的早期活动一励志会二译书汇编社三译书汇编社成员的留学经历四小结第三章清国留学生会馆及其功能一对留学生会馆的早期认知二会馆的起源、组织与活动三会馆功能与留学生的招待网络四小结第四章清末留日学生的经费之别一公费留学生的派遣背景二官费生与公费生之区别三公费生的留学生活状况四公费生的学费滞纳问题五小结第五章清末留日学生的生活空间一两部留学日记及其研究史二宋教仁与黄尊三的赴日留学三宋教仁和黄尊三的生活环境四城市集中住宿的场所——下宿屋五小结第六章清末的留学生“监督”行政一对留学生一元管理的摸索二留日学生界与汪大燮的意见书三小结第七章“军国民”思想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一拒俄运动与“军国民”思想二“尚武”与“国魂”三“军国民”中的“国”与“民”四“军国民”思想的接受与日本五德富苏峰与尾崎行雄的影响六小结第八章近代中国留日学生主要统计史料一留日学生监督处的相关史料二文部省的留日学生统计资料三日华学会的留日学生统计四《满洲国留日学生录》五其他相关统计资料六小结第九章中国留日作家描写的“日本”一创造社的作品与对日本的描写二郁达夫《沉沦》中的虚构手法三《归航》与反日小说《和服》四关于《和服》的讨论五小结第十章中华学艺社的《学艺》杂志一《学艺》杂志的地位二中华学艺社的发展历程三《学艺》的刊行状况和内容四小结第十一章留日学生与中共东京支部一中共东京支部的主体二支部革命活动的先锋三与日共联系的“中间人”四小结第十二章伪满洲国留日学生会的活动一伪满洲国留日学生及其学生会二《满洲国留日学生会会报》与留日学生会分会三伪满洲国留日学生会的修炼活动四伪满洲国留日学生会分会长座谈会五伪满洲国留日学生会活动的真实面貌六小结第十三章中国留日同学总会与《中国留日学生报》1947—1949一《中国留日学生报》的资料来源及解说二《中国留日学生报》的报道内容及其变化三《中国留日学生报》的报道与留日学生思想倾向四小结参考文献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