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根据对先秦时期古典文献和出土资料的解读,以华夷思想为中心问题,探索先秦时期以黄河、长江流域为舞台的中心意识的多样性及当时的国家关系的多层性,逐渐揭开统一王朝成为帝国的解释原理以及中国地区形成的动态过程。本书包括何谓“中华”、先秦时期的华夷言论、春秋时期的“戎”、鲜虞中山国的建立、春秋时期的国际会盟与华夷秩序、晋文公流离各国的故事及其背景、从禹迹到诸夏、秦公诸器铭之探讨、秦律中的夏与臣邦、先秦时期的“中华”观念与华夷思想等十章。目录序章何谓“中华”第一节本书的写作目的第二节前近代的“中华”观念第三节华夷思想的逻辑与位相第四节黄河流域的环境与文化第五节课题安排第一章先秦时期的华夷言论序言第一节西周史料中的“夷狄”认识和“中华”观念第二节春秋史料中“夷狄”的层累性第三节《左传》的“中华”言论第四节《公羊传》《谷梁传》的“中华”言论第五节春秋史料中华夷认识的层累性第六节战国史料的华夷言论结语第二章春秋时期的“戎”序言第一节春秋时期的“戎”“狄”问题第二节山戎与北戎第三节晋国对“戎”“狄”的掌控与《左传》的“戎狄”观念第四节“九州之戎”与戎蛮氏——春秋时期“戎”的居住模式结语第三章鲜虞中山国的建立序言第一节中山国的历史及其问题点第二节关于中山国的文献记载第三节鲜虞中山、战国中山的各种关联学说第四节春秋时期的“狄”与鲜虞中山的建立结语第四章春秋时期的国际会盟与华夷秩序序言第一节夷不乱华第二节春秋时期的“国际”会盟与蛮夷戎狄第三节蛮夷戎狄与诸侯国之间的会盟及来朝第四节多国会盟对蛮夷戎狄的排斥第五节同盟诸侯与兄弟甥舅结语第五章晋文公流离各国的故事及其背景序言第一节春秋晋国的性质与霸主体制第二节《左传》《国语》《史记》中的晋文公故事第三节践土策命第四节晋文公故事的背景(1)——晋国与戎狄、诸侯的关系第五节晋文公故事的背景(2)——齐宋楚秦与蛮夷戎狄结语第六章从禹迹到诸夏序言第一节夏朝传说第二节大禹创造的世界第三节从禹迹到诸夏结语第七章秦公诸器铭之探讨序言第一节秦公诸器铭文及年代第二节何谓“蛮夏”结语第八章秦律中的夏与臣邦序言第一节前人对秦律的“夏”“夏子”之解释第二节睡虎地秦简中的“臣邦”第三节战国时期秦国统属下的各邦第四节“夏”“夏子”之所指结语终章先秦时期的“中华”观念与华夷思想参考文献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