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鲁迅在东南亚》是一本由总编辑王润华教授、潘国驹教授与编辑何华、许通元、邢诒旺,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学者合作编辑的论鲁迅的文集。论文共有大约50篇,主要作者郁达夫、郑子瑜、方修、刘思、王赓武、王润华、黄孟文等几十人,从1950年代到2016年,作者包含 新马、东南亚及中国,主题都是对鲁迅在东南亚各方面的影响,从政治文化到文学艺术。 关于鲁迅在东南亚的论著很多,几乎可放满几个大书架,这50篇都是精选代表作。可以说明其对华人与非华人作家的写作、社会文化,甚至政治的影响。他在印尼,影响了苏卡若诺政府的政治于与文化的左倾,是最大的奇迹。 本文集50篇文选共分为7大部分: 鲁迅在新马:对文学、政治、社会与文化影响 鲁迅在印尼:对文学、政治、社会文化影响 鲁迅在越南:对文学、政治、社会文化影响 纪念鲁迅的诗词文章 鲁迅在新马:小说、散文创作影响例证 鲁迅在泰国、菲律宾:文学与社会、文化的影响 鲁迅作品马来文/印尼文的翻译 本文集的出版,具有极大的意义,可证明新加坡的文学文化与政治意识,无论华人或他族都受到鲁迅的影响。鲁迅的文章今天还是中学华文课本必读的文章。

目录

xvii 序一 鲁迅在东南亚:建构“东南亚鲁迅学” ■ 王润华

xix 序二 鲁迅精神永存 ■ 潘国驹

1 绪论:鲁迅对东南亚的政治、文化、社会、文学传奇性的影响 ■ 王润华

一、鲁迅在新马:对文学、政治、社会与文化影响

13 环绕着抗战问题的文艺论争(一)•几个问题 ■ 郁达夫

17 伟大的认识——鲁迅先生逝世周年纪念作 ■ 丘康(张天白)

20 集体主义旗下的鲁迅先生 ■ 马达(张天白)

24 〈阿Q正传〉郑笺•引言 ■ 郑子瑜

32 〈阿Q正传〉郑笺•郁达夫与鲁迅 ■ 郑子瑜

35 悼鲁迅先生 ■ 郑子瑜

37 鲁迅与马华新文学 ■ 高湖

39 马华文学的主流——现实主义的发展 ■ 方修

48 中国文学对马华文学的影响 ■ 方修

54 鲁迅为什么被称为圣人? ■ 方修

57 鲁迅的思想 ■ 方修

62 马华文学的时代精神——开拓华社新境界的原动力 ■ 方北方

65 鲁迅致新加坡朋友的书信 ■ 章翰(韩山元)

70 鲁迅对马华文艺的影响 ■ 章翰(韩山元)

82 马华文化界两次盛大的鲁迅纪念活动 ■ 章翰(韩山元)

87 从阿Q精神说起——纪念文学巨匠鲁迅逝世50周年 ■ 林万菁

91 林文庆与鲁迅/马华作家与郁达夫冲突的多元解读:谁是中心谁是边缘? ■ 王润华

101 新马华文教科书中的鲁迅作品 ■ 王润华

123 从反殖民到殖民者:鲁迅与新马后殖民文学 ■ 王润华

145 解开鲁迅小说遗传基因跨族群与语言“生命之谜”:从绍兴到东南亚 ■ 黄郁兰、王润华

167 鲁迅、林文庆和儒家思想 ■ 王赓武

183 鲁迅在冷战前期的马来亚与新加坡 ■ 庄华兴

193 林语堂与鲁迅的南洋“怨”缘 ■ 南治国

201 鲁迅,人中之杰——纪念鲁迅逝世44周年 ■ 林万菁

204 鲁迅的诗力 ■ 邢诒旺

206 中国革命文学影响下的马华左翼文学 ■ 谢诗坚

229 鲁迅父亲之死对其产生的影响 ■ 何华

233 动地吟与鲁迅

二、鲁迅在印尼:对文学、政治、社会文化影响

237 普拉穆迪亚•阿南达•杜尔与中国:一个知识分子的变迁 ■ 刘宏

258 谈鲁迅短篇小说的印尼语译本 ■ 林万里

三、鲁迅在越南:对文学、政治、社会文化影响

265 鲁迅在越南:翻译、流传与研究 ■ 丁氏芳好

273 20世纪中国文学在越南的译介与传播 ■ 阮秋贤 饶芃子主编

279 越南中学语文课本里的鲁迅作品 ■ 杜文晓

292 阿Q与志飘——相同的社会背景造成相同的人物形象 ■ 段氏雅芳

302 从中国鲁迅的《阿Q正传》到越南男高的《志飘》——人物形象之比较 ■ 黎氏宝珠

四、纪念鲁迅的诗词

312 《我们是鲁迅的子弟》

314 悼鲁迅先生 ■ 刘思

315 夜深不寐举首见鲁迅像 ■ 刘思

316 鲁迅忌辰有感作 ■ 刘思

318 鲁迅诗抄 ■ 王润华

322 读王润华和江天访鲁迅故居的诗 ■ 南治国

五、鲁迅在新马:小说、散文创作影响例证

331 再见惠兰的时候 ■ 黄孟文

339 “再见惠兰的时候”与“故乡” ■ 丽鹿

351 “美是大”阿Q别传 ■ 吐虹

364 鲁迅精神在五十年代的马华文坛——读《云里风文集》中的散文 ■ 古远清

370 未央草 ■ 云里风

372 梦与现实 ■ 云里风

376 狂奔 ■ 云里风

379 阿Q后传 ■ 林万箐

六、鲁迅在泰国、菲律宾:文学与社会、文化的影响

385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学在菲的广泛传播与影响 ■ 饶芃子

390 鲁迅在泰国的接受之比较 ■ 裴思兰

七、鲁迅作品马来文/印尼文的翻译

403 RIWAYAT AH Q•阿Q正传 ■ 羊君编注

411 鲁迅与东南亚的相关专著与单篇论文、翻译出版品及大专学位论文 ■ 许通元整理

443 文章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主编: 王润华,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与社会学院助理院长、中文系主任与教授。现任马来西亚南方大学讲座教授,资深副校长,曾获得东南亚文学奖, 新加坡文化奖。已出版文学创作包括《内外集》、《热带雨林与殖民地》、《王润华诗精选集》、《重返詩鈔》(诗集)、《秋叶行》、《重返集》、《榴莲滋味》(散文)等创作。学术著作有《王维诗学》《越界跨国文学解读》、《鲁迅越界跨国新解读》、《华文后殖民文学》等。 主编: 潘国驹 (Phua Kok Khoo),早年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获博士学位。目前担任世界科技出版公司主席及总编辑。 潘国驹教授于二零零九年当选声誉卓著的美国物理学会院士。2014年当选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 目前是南洋理工大学高等研究所所长、新加坡国立大学荣誉教授、宁波诺丁汉大学思源客座教授、马来西亚南方大学国际学术顾问等。潘国驹教授亦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特别是与文化、教育有关的项目,担任了众多的社会职位,主要有:新加坡国家研究基金会(总理公署)属下全球青年科学家大会主席、新加坡中国友好协会会长、陈嘉庚基金主席、新加坡中国商会前会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