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我国已经拥有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技术,高铁成为中国作为制造大国“走出去”战略的代表性产业。总结中国高铁创新体系的经验,对于促进我国各个领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很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本书介绍了高铁发展的阶段划分,分别从企业、高校、政府、人力资本、技术耦合五个方面介绍和分析中国高铁的创新过程、机制和经验,并对中国高铁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目录

前言 中国高铁创新体系的三个理论问题

第一章 中国高速列车创新

第一节 技术积累时期(2004年之前)

第二节 技术引进时期(2004~2008年)

第三节 自主创新时期(2009~2015年)

第四节 展望未来的中国高速列车创新

第二章 寡占竞争下的全系统高度合作与中国高铁创新

第一节 技术积累期:自力更生与高速列车的多元化开发

第二节 技术引进期:市场换技术与中国高铁的跨越式发展

第三节 自主创新期:全面自主与打造中国高铁自主品牌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竞合关系、企业能力与中国高速列车创新[1]

第一节 技术积累期:多元竞争条件下的原路内产学研合作

第二节 技术引进期:寡占竞争条件下的国际合作和产学研合作

第三节 自主创新期:寡占竞争条件下的开放产学研合作

第四节 展望:未来的竞合关系与企业能力

第四章 高校在中国高铁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第一节 技术积累期:自主研发的重要支撑

第二节 技术引进期:关键技术的重点突破

第三节 自主创新期:引领提升

第四节 制度环境变化与高校角色调整

第五章 政府资金投入促进高速列车技术产学研合作创新

第一节 技术积累期:行政力量主导、全面资助的封闭式网络

第二节 技术引进期:行政力量和资金引导并重、重点资助的双中心封闭式网络

第三节 自主创新期:资金引导为主、重点资助的双中心开放式网络

第四节 结论及展望

第六章 人力资本跨部门合作与中国高速铁路创新

第一节 技术积累期:以高校人才为主导的人力资本跨部门合作

第二节 技术引进期:以国际合作为重要支撑的人力资本跨部门合作

第三节 自主创新期:以企业人才为主导的人力资本跨部门合作

第四节 后铁道部时期:人力资本发展趋势与展望

第七章 中国高速铁路技术集成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耦合机制

第一节 高速铁路系统中的耦合机制

第二节 技术积累期:以“线”为参照的松散耦合

第三节 技术引进期:以“车”为参照的配套耦合

第四节 自主创新期:以“车”为参照的自主标准耦合

第五节 未来展望

结论 中国高铁创新体系的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高铁发展历程

致谢

作者简介

高柏,现为美国杜克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上海大学自强讲座教授,上海财经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学士、硕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硕士、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