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李济先生有关中国古代文明探索和研究的论著七种。 《中国文明的开始》,是李济先生应美国华盛顿大学远东及苏俄研究所主任泰勒之请,于1955年在该校所作三次学术讲演汇集;翌年,该校将这三次学术讲演汇集以英文出版,以后又曾五次再版;1970年被译成中文,由台北商务印书馆出版。在这部学术讲演集中,李济先生以安阳考古发掘的第一手原始资料,对中国文明的起源、发展及中华民族滋生成长的关系,作了简明而又系统的叙述和推论。 《古代中国文明》,是李济先生用英文为美国1961年版的《柯里尔百科全书》撰写的条目。1996年李济先生哲嗣李光谟从李济先生的遗稿中发现此文付印稿的副本,遂将其译成中文,并在1996年第八期《考古》上发表,以纪念李济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这是李济先生以二十世纪初地质学和考古学的成果,对中国史前文明所作的描述和解说。 《再谈中国上古史的重建问题》和《踏入文明的过程——中国史前文化鸟瞰》,是李济先生关于中国上古史问题的讲演及撰稿。在《再谈中国上古史的重建问题》讲演中,李济先生对运用考古资料重建中国上古史的问题作了明晰的阐述:“我们谈中国上古史,第一个责任,就是根据现在可以得到的材料,来解答它们”,“整理田野考古发掘所得的资料,一个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把地下发掘的资料,与传下来的记录资料连缀起来”,“我希望不久的将来,有一部这样的中国上古史出现”。《踏入文明的过程——中国史前文化鸟瞰》,正是李济先生为由他亲自主编的《中国上古史》所撰写的“史前部分”一章;该书于1972年以“待定稿”的形式在台北出版,1985年再版时,李济先生已逝世,因此,2006年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济文集》和本书据此收入的本文,都是李济先生生前的未定稿。 《山西南部汾河流域考古调查》和《西阴村史前的遗存》、《西阴村史前遗址的发掘》,是李济先生1926年对山西汾河流域所作考古调查及对西阴村考古发掘的记录和报告。这既是中国学术界第一次用考古的手段和方法探索地下史前中国文明的成果,也是中国考古事业和现代考古学发轫的标志,李济先生因此而获得“中国考古第一人”之誉。2006年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济文集》和本书据此收入的本文,前者是李济先生哲嗣李光谟于1996年将1927年发表的英文本译成中文,并在1996年第八期《考古》上发表的文本;后者以1927年清华学校研究院丛书(第三种)出版的文本为底本。 李济先生的这些论著,不仅记录了中国学者以考古学家的锄头第一次对地下中国史前文明的探寻,同时也记录了中国学者以历史学家的学识对重建中国上古史的深邃思考;不仅是中国考古学史上弥足珍贵的史料,也是深入探索和研究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历史文献。为满足学术界和广大读者需要,我们将李济先生关于中国古代文明探索和研究的这六种论著从《李济文集》中选出,汇为一书,并按单行要求,对全书作了再次审读和必要技术处理;李光谟先生建议本书书名改称《中国早期文明》,特此予以说明。

目录

本书出版说明

中国文明的开始

叶序

著者序

第一讲 挖掘出中国的历史

第二讲 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它早期的发展

第三讲 中国的青铜时代

古代中国文明

再谈中国上古史的重建问题

踏人文明的过程——中国史前文化鸟瞰

山西南部汾河流域考古调查

西阴村史前的遗存

附 文西阴村史前遗址的发掘

作者简介

李济,人类学家、中国考古学之父。1924年开始田野考古。1926年,发掘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此为中国学者很早独立进行的考古发掘。1929年初,领导并参加了安阳殷墟、章丘城子崖等田野考古发掘,使得发掘工作走上科学轨道,造就出中国头一批水平较高的考古学者。1948年随考古组去台湾,被推选为 研究院院士。1949年至1950年兼任台湾大学教授,并主办考古人类学系。1955~1972年,任台湾当局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