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林慶文博士的新書《書法哲學基礎問題》,在本年(2019)的4月,才在臺北市著名的蕙風堂筆墨有限公司出版,平裝。書的封面非常純白素淨,右上側是直排典雅的書名與作者的纖細黑色字體,卻具有強烈聚焦效用的極簡主義現代藝術的美感。
但,本書並非傳統漢字書法哲學的新詮釋,也不是書法藝術哲學的形式與風格的思想探討,而是根源性地從――手寫軀體姿勢變化與現實環境或自然景觀之間,所存在的書法美學的根源性產生及其歷史變革中,――各類書法形式的再現或複製設計的相關基礎認知問題,來展開體系性結構的多層次新詮釋。本書無疑的,可稱它是當代臺灣地區歷來的此種類型的具原創性新作品。
本書的相關全部內容,主要是包括四大類主題歸納:
壹、 傳統筆法的現代詮釋。其各篇主題有:(a).〈筆法與身體經驗歷程—書法與身體美學初探〉、(b).〈線條象形及其表現形式〉、(c)〈漢字書寫基礎課程—「字」的完成及其應用〉、(d).〈書寫的意志—關於自我的書寫及其可能〉。
貳、 書法與空間精神。其各篇主題有:(a).〈對米芾《吳江舟中詩卷》所作關於「水上書寫」的猜想〉、(b).〈招牌的隱喻:走讀城市的街道文字〉。
參、 書法與當代文字的書寫觀念。其各篇主題有:(a).〈看見書寫的條件〉、(b).〈在複製的時代看書法臨摹的作用〉。
肆、 書法與文化主題。其各篇主題有:(a).〈神聖的書寫—寫經的宗教與審美蘄向〉、(b).〈竹林七賢︰文化主題的形成與運用〉。
以上這些內容,都是近年來,本書作者陸續發表於其所任教學校的各期年刊通識學報上相關論文,此次才改以體系性彙編出版的新原創性專著。
另外,在本書圖示(頁44、159、315、316)中,是在呈現幾件本書作者個人的書法實例,大概是:以隸、草為主,隸書多取隸意結字,參酌楊淮表、石門頌一路的古隸,不刻意依傍一家;草書則嘗試結合米芾的靈動與于右任的醇厚,在碑帖風格看似對立中,用發勁速度輕重快慢等節奏流暢的互補寫法來呈現。這也意味著本書作者個人有相當的書法素養,並非只是透過閱讀書法典籍中的相關概念,來理解其所論述的書法哲學的知識而已。至於書後附錄本書作者幾項有關書寫的專利發明,也可見其探索各種書法研究的可能性之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