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近世的成立和全国市场的形成
总论 从经济指标看江户时代
第一节 大开垦的时代
第二节 海运的完善和全国市场的形成
第三节 “锁国”和开展贸易
第四节 从元禄到享保
第二章 从田沼时代到松方财政
总论 过渡期的经济构造
第一节 政策的推移(1)——从田沼期到幕藩体制崩溃
第二节 政策的推移(2)——从明治政府成立到松方通货紧缩结束
第三节 产业的发展
第四节 对外关系的变迁
第三章 从松方通货紧缩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总论 战前日本的经济发展(1881—1940)
第一节 近代经济增长的开始
第二节 诸产业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变化
第三节 从“小政府”到“大政府”
第四节 日本与亚洲
第四章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昭和恐慌期
总论 国际体系的转变和日本经济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日本经济
第二节 20世纪20年代的日本经济
第三节 经济政策和金解禁问题
第四节 世界恐慌和昭和恐慌
第五节 “高桥财政”和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经济
第五章 从战时经济到民主化、复兴
总论 “连续”和“断裂”的时代
第一节 战时统制经济的形成和崩溃
第二节 战败和战后改革
第三节 通货膨胀下的战后复兴
第四节 从道奇方针到特需景气
第六章 从高速增长到平成萧条
总论 战后经济的增长和停滞
第一节 高速增长的机制
第二节 高速经济增长的终结和结构调整——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前半期的日本经济
第三节 泡沫经济及其崩溃——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之后的日本经济
引用·参考文献
年表
译后记
作者简介
另一方面,关于近世耕地面积的全国性统计,只有享保、延享(1730年)前后的297万780町①这一数值。与此数值最为接近的石数是元禄时期的2,578万8,332石,如果假定1600年前后的耕地面积与石数也维持这个比率的话,那么可以推测大阁检地当时的耕地面积为206万4,657町。另外,进入明治期以后,最早关于耕地面积的数据是1873年的323万4千町。如果将这三个时点的数值加以比较的话便能看出:在17世纪,耕地面积显著增加,而从18世纪到19世纪增长速度则放慢了。另一方面,即便从河川、蓄水池、水渠、新田开发等数据来看,也可知17世纪的土木建筑工程很多,在进入18世纪之后则减少了,从1830年代前后起再次呈增加的趋势。如果假设工程数量与耕地面积的增加成正比的话,那么也可以对这三个时点耕地面积的变化进行推测。各种经济数据之间的关系我们基于上述实际石数、人口、耕地面积的值,以50年为单位推算出来的结果如图1-1①一③所示②。关于实际石数、耕地面积,我们可以依据从17世纪初开始的数值,而关于人口的数据则要引起若干注意。关于德川吉宗实施全国人口普查之前的人口变化情况,虽然可以在村以及藩的层面获得片段性线索,但还没有全国性调查数据。以前,吉田东吾假定在近世初期也保持着近世中期1人一1石这样的比率,从而认为当时日本的总人口为1,800万人。此外,速水融根据九州地区的“人畜改帐”,对这个比率重新进行计算,得出了1,200万人的数值。另外,鬼头宏考虑到与中世末期人口推算的连续性,认为当时日本的总人口为1,500万人。 ……
内容简介
即便在极其发达的现代经济中,“历史的反复”这种单纯的经验教训依然没有过时。也就是说,此次的次贷危机也许就包含着80年前的经济危机中应对危机、重建经济时的重要教训。在这一点上,不妨认为一直被认为处于边缘的“经济史”这门学科即便在现代也具有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