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包括文学评论、小说与诗、集外和附录四部分,收录夏济安的作品约20篇,其中包括《旧文化与新小说》、《传宗接代》、《火》等。
目录
本书说明
序(陈世骧)
第一辑文学评论
旧文化与新小说
鲁迅作品的黑暗面
评彭歌的《落月》兼论现代小说
白话文与新诗
对于新诗的一点意见
两首坏诗
一则故事·两种写法
评《艾思本遗稿》
论夏德
论狄达勒斯
维农陀
第二辑小说与诗
代宗接代
火
香港——一九五0
跋(夏志清)
集外
《学术》第一辑
《书与足下》
《爱人归来》(即《绿蒂在威玛》)
大头鬼的头大不大?
对于中国近代史的一种看法
致读者(二则)
附录
夏济安对中国俗文学的看法(夏志清辑录)
作者简介
夏济安(1916年—1965年),原名夏澍元,江苏吴县人,评论家。弟弟夏志清是中央研究院院士。1934年进金陵大学、中央大学学习,1937年转学上海光华大学英文系(今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毕业后相继在光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香港新亚书院任教。1950年由香港去台湾,任台湾大学外语系讲师、副教授、教授。
夏济安少年时期先后在苏州中学、江湾立达学园(今上海市松江二中)、上海中学求学。上海光华大学英文系(今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毕业,曾任教西南联大、北京大学外语系和香港新亚书院。1950年来台后任教于台湾大学外文系,为早期小说作家白先勇、欧阳子、王文兴、陈若曦、叶维廉等人的启蒙老师,1956年与吴鲁芹、刘守宜等创办《文学杂志》并兼任主编,在杂志上主张“朴素的、清醒的、理智的”文学,与其弟夏志清对当代文学的贡献十分深远。1959年赴美,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加州柏克莱大学作研究,主要工作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史。1965年2月23日因脑溢血病逝美国奥克兰,1975年夏志清曾出版其遗著《夏济安日记》,载录的是夏先生在1945年1月到9月全部的日记。夏济安的中文著作还有《夏济安选集》、《现代英文选评注》等;英文著作有《Gate of Darkness》,这是一本1949年以前左派文人的评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