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緒論

1 從傳統到現代的農業新挑戰

第一節 新事物的接觸與利用

第二節 人口增長與環境變遷下的機器利用

第三節 農業機器由進口到國產的轉變

小結

2 江南農村機器利用的擴大

第一節 江南農村機器利用的契機

第二節 農業機器利用的空間分析

第三節 公私廠家投入農業機器市場競爭

小結

3 機器產業經營的新形態

第一節 機器工廠生產方式的轉型

第二節 推陳出新的銷售模式

第三節 經營個案及其產業獲利分析

第四節 國家力量介入的各種措施

小結

4 戰時經濟下的生產與利用

第一節 戰時破壞與汪政府恢復生產的努力

第二節 南洋農具廠的經營轉機

第三節 從江南到西南的轉移

小結

5 戰後國家力量全面主導

第一節 公營製造廠的發展與農業機器利用

第二節 全國農機擴建事業的展開

第三節 1950年代以後的連續與斷裂

小結

結論

目录


緒論
1 從傳統到現代的農業新挑戰
第一節 新事物的接觸與利用
第二節 人口增長與環境變遷下的機器利用
第三節 農業機器由進口到國產的轉變
小結
2 江南農村機器利用的擴大
第一節 江南農村機器利用的契機
第二節 農業機器利用的空間分析
第三節 公私廠家投入農業機器市場競爭
小結
3 機器產業經營的新形態
第一節 機器工廠生產方式的轉型
第二節 推陳出新的銷售模式
第三節 經營個案及其產業獲利分析
第四節 國家力量介入的各種措施
小結
4 戰時經濟下的生產與利用
第一節 戰時破壞與汪政府恢復生產的努力
第二節 南洋農具廠的經營轉機
第三節 從江南到西南的轉移
小結
5 戰後國家力量全面主導
第一節 公營製造廠的發展與農業機器利用
第二節 全國農機擴建事業的展開
第三節 1950年代以後的連續與斷裂
小結
結論
徵引書目
索引
後記

作者简介

侯嘉星,1982年出生於臺中,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歷史學系碩士、博士。曾任記者、高中歷史科教師等工作,現為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學術專長為中國近現代史,特別是經濟史與環境史等相關領域,碩士論文《1930年代國民政府的造林事業:以華北平原為個案研究》,獲國史館第二屆國史研究獎助,已於2011年出版;博士論文研究期間先後獲中研院博士培育獎、政大廖風德先生學術培育獎,並曾於THCI Core、CSSCI等海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目前研究主題是近代中國農業化學事業的發展,此外還繼續探討戰後臺灣高山經濟開發與環境利用,以及圍繞此二者相關聯的政治、社會及經濟活動等層層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