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道教儀式叢書》是勞格文(John Lagerwey)、呂鵬志合作主編的一套叢書,主要出版有關各地現存道教儀式的科本彙編、調查報告或研究著作。經過較長時間的醞釀和籌備,這套叢書將從2014年起陸續問世。本叢書由新文豐出版公司和嗇色園黃大仙祠聯合出版,且出版所需經費由嗇色園獨家贊助。叢書計劃得到了香港特別行政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卓越學科領域計劃第五輪「中國社會的歷史人類學研究」及其執行機構之一香港中文大學-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的支持。本叢書預定出版14種。

閩西上杭的道壇覺真觀靈應堂開創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靈應堂的歷史雖不過百年,但其師承兩個分別擅長正一科法和驅邪法師儀式的老道壇,自其創始之初便已成為上杭北部和長汀南部最負盛名的道壇之一。壇班成員均為民間火居道士,能舉行大小法事十餘種。本書主要考察靈應堂的驅邪法師儀式傳統,兼及正一科法傳統。上編研究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梳理閩西宗教文化背景和道教傳統,以及靈應堂道壇概況。第二部分對靈應堂驅邪法師傳統的儀式和神譜作全面記錄和分析。第三部分以靈應堂為中心,著眼於儀式傳統與地方社會之間的關係,考察道教驅邪法師的傳統對地方社會文化的意義。下編資料篇為靈應堂科儀本選編,以及田野照片補錄。

目录

致謝
《道教儀式叢書》編委會
《道教儀式叢書》弁首 勞格文
《道教儀式叢書》述要 呂鵬志
內容提要
作者簡介
前言
序 勞格文
上編 儀式、神明與地方社會:閩西靈應堂法師傳統研究
緒論
一、法師傳統的發現
二、法師傳統的儀式、神譜和神明崇拜
三、法師傳統與華南的社會文化進程
四、本書的田野基礎和主要論題
第一部分 閩西靈應堂
第一章 閩西的宗教文化背景
一、道教相關儀式專家
二、佛教相關儀式專家
三、儒教相關儀式專家
四、作為靈媒的巫
五、結語
第二章 做道和做覡:閩西上杭一帶的道教傳統
一、引言
二、上杭一帶道壇的科法傳統和儀式分類
三、結語
第三章 靈應堂及其道士
一、陳林堂的道壇和活動
二、一九三〇至一九四〇年代:第二代道士的成長
三、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八〇年代初:淡出和轉行
四、一九八〇年代以來:復出和重振
五、鼎靈道士眼中的道教
第二部分 做覡儀式和神譜
第四章 靈應堂的做覡儀式
一、儀式用器
二、藏魂煖禁
三、招魂轉竹
四、其它儀式
五、結語
第五章 靈應堂的做覡神譜
一、靈應堂的三壇神像和做覡神譜
二、「三壇」的含義及其當代道教形態
三、趙侯三郎與南法
四、臨水夫人陳靖姑及其法術
五、五傷五郎
六、結語
第三部分 神明、儀式與地方社會
第六章 閩西的伯公、社公和公王崇拜
一、閩西的神明崇拜模式及其中的土地神崇拜
二、社公崇拜與社公醮
三、公王崇拜與公王醮
四、吃人的社公
五、結語
第七章 閩西的黃倖三仙師崇拜
一、碑刻記載和口頭傳說
二、簡短的歷史回溯
三、助順護國的三仙:朝廷的敕封
四、仙師經卷
五、結語
第八章 中國南方法師傳統中的女性:以王母崇拜為中心的探討
一、妙女:唐代的佛教驅邪法師
二、薛二娘:一位事金天王的法師
三、陳靖姑:女仙的女兒和門徒
四、迄宋至清的女性法師
五、當代法師儀式傳統中的王母崇拜:教法、神譜和儀式
六、女性度戒儀式中的王母
七、結語
第九章 禁罐:一種驅邪儀式的歷史淵源和當代實踐
一、當代的藏魂法事和相關文本
二、宋代以來的㔶蓋法
三、收禁法
四、禁罐法事的主神
五、當代閩西鄉村的一場禁罐法事
六、結語
結語
附錄一:閩西客家地區的道教儀式:三朝醮個案
附錄二:閩西靈應堂科儀本目錄
附錄三:陳觀寶先生藏書目錄
徵引書目
下編 閩西道壇靈應堂科儀本選編
壹、做道建醮科儀類
貳、做道建醮經懺類
叁、做道度亡科儀類
肆、做道度亡經懺類
伍、做道普度類
陸、做道安龍謝土類
柒、做道開光出煞類
捌、做覡科儀類
玖、做覡經懺和戲劇類
拾、綜合和其它
附錄:田野照片補錄

作者简介

巫能昌,一九八四年生,福建上杭人,廈門大學歷史學學士、碩士,法國高等研究實踐學院(EPHE)宗教系博士,自二〇一六年迄今任復旦大學歷史學系講師,研究領域為宋以降道教史、明清史和民間文化,曾在《世界宗教研究》、《民俗曲藝》、《遠東亞洲叢刊》(Cahiers d’Extrême-Asie)等刊物上發表論文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