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袾宏生平與主要著作

第三章 袾宏與禪淨雙修

第四章 袾宏與明末居士佛教運動

第五章 融合的實踐:善書與《自知錄》

第六章 明末僧團的情況

第七章 明代僧團衰微的內因

第八章 袾宏的僧團改革:雲棲寺

第九章 結論

附錄一 自知錄

附錄二 雲棲寺各執事與職務

附錄三 雲棲寺善行與懲處條例

目录

中文版序
英文版序
插圖說明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袾宏生平與主要著作
第三章 袾宏與禪淨雙修
第四章 袾宏與明末居士佛教運動
第五章 融合的實踐:善書與《自知錄》
第六章 明末僧團的情況
第七章 明代僧團衰微的內因
第八章 袾宏的僧團改革:雲棲寺
第九章 結論
附錄一 自知錄
附錄二 雲棲寺各執事與職務
附錄三 雲棲寺善行與懲處條例
參考書目
索引

作者简介

于君方(Chün-fang Yü)

臺灣東海大學畢業,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哥倫比亞大學宗教系榮譽退休教授,現為中央研究院院士。多年從事漢傳佛教的研究,包括漢傳佛教思想、制度、儀軌,佛教與社會諸課題,對佛教的漢化、佛教與釋道之間的互動、佛教與性別特別有興趣。

主要著作包括 The Renewal of Buddhism in China: Chu-hung and the Late Ming Synthesis(《漢傳佛教復興——雲棲袾宏及明末融合》);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8, “The Ming Dynasty, 1368–1644”(《劍橋中國明代史1368-1644(下卷)》第十四章〈明代佛教〉);合編Pilgrims and Sacred Sitesin China(《中國進香與朝聖之地》);Kuan-yin: The Chinese Transformation of Avalokiteśvara(《觀音——菩薩中國化的演變》,臺灣,2009;北京,2014);Passing the Light: The Incense Light Community and Buddhist Nuns in Contemporary Taiwan(《傳光——香光尼僧團與當代臺灣比丘尼 》);“Guanyin and Dizang: The Creation of a Buddhist Pantheon”(〈觀音與地藏——漢傳佛教創立的造像〉,收錄於Asiatische Studien - Études Asiatiques,Vol. 70 Issue 3〔《亞洲研究》70卷3期〕);以及Chinese Buddhism: A Thematic History(《漢傳佛教專題史》)。

譯者簡介:

方怡蓉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碩士,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畢業。現任法鼓山僧伽大學兼任講師。譯有《橘子禪》、《經王法華經》、《佛陀之心》、《南瓜法師西遊記》、《放下禪》、《放輕鬆》、《中觀》、Knocking Gently on the Door of Chan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