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從臺灣到世界,客家研究的趨勢與未來(李永得)

客家研究的尺度和議題:序《在地、南向與全球客家》(張維安)

【在地】

客家電視台新聞節目之接收分析:以臺灣客家閱聽人為研究對象(李美華)

後山左岸,作客成家:客台電視劇《新丁花開》與《在河左岸》的女性、移動與地方(許劍橋)

都市化地區客家「農民」的浮現:以風城科學園區周圍的客家聚落為例(蔡侑霖)

誰在統治社區?從美濃國家自然公園問題看客家村社區營造、農村空間與地方治理變化(星純子)

社會創業與凋敝社區再生:探究美濃客家青年的社會創業歷程(林慧音、高明瑞)

【南向】

Family Language Practices of Chinese Hakka in East Malaysia (Seong Lin Ding & Kim Leng Goh)

Contribution of the Hakka Entrepreneur Chang Pi Shi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ngapore Chinese Chamber of Commerce: Revisiting the Origins of the Chamber of Commerce (SHINOZAKI Kaori)

生榮和死哀:論東南亞客家富商的跨域人際網絡和類型(黃賢強)

印尼華人女性的跨國婚姻與維持家戶福利:以西加里曼丹省山口洋市為案例(橫田祥子)

馬來西亞砂拉越吻龍福德公廟初探(潘碧絲、馬瑛)

Between the New and Old Worlds: Hakka Associations in Melbourne, Australia (Daniel Chew & J. Sonia Huang)

邊境、邊緣與網絡:拿篤客家的策略(劉瑞超)

【全球】

從Swadesh 的200 核心詞探討臺灣客家話和苗瑤壯侗的對應關係(賴維凱)

閩西原鄉和飛地客家話的保留與創新:以上杭縣通賢鄉闕氏為例(吳中傑)

Hakka Ident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Jonathan H. X. Lee)

從空間論視角看客家宗教景觀與在地信仰實踐:以廣東梅州為例(河合洋尚)

政治先行抑或文化先行:世界客屬懇親大會的全球客家族群網絡建構方式之探討(黃信洋)

19世紀末到二戰前後為主東亞華僑史中客家商人與客家精英的定位:梅縣-香港-神戶-巴達維亞(陳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