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由三本相对独立的著作合并而成。内容主要包括对王弼在其注释中所用的解释学方法的分析,王弼《老子》本及注释的批判性版本及“推论性”翻译(即通过王弼的注释解读《老子》的文本),以及对作为王弼《老子注》核心的哲学问题的分析。通过审慎地重构王弼的《老子》本及《老子注》,本书探讨了王弼作为一个学养深厚的注释者的注释技艺。在将王弼《老子注》置入与其他竞争性注释并存的语境、并抽绎出这些竞争性注释的解读方式的过程中,本书呈示了理解《老子》的众多路径:从根本性的哲学创作、特定的政治理论到长生术的指南。
目录
译者的话 中文版序 编 注释的技艺 导言 章 王弼传略 王弼的生平 王弼的身后 第二章 经典的系统 汉代注释策略的概述 第三章 技巧与结构的哲学: 《老子》及王弼注中的链体风格 引论 西方学术对骈体风格的发现 问题: 分章内部的分子关联性 《老子》中显见的链体风格 《老子》中隐蔽的链体风格 《老子》以外的其他早期文本中的链体风格 王弼时代的链体风格 结论 第四章 意义的解构与建构 隐藏的意义 隐含的作者及其: 孔子和老子 《老子》与被归入孔子名下的文本的地位 隐含的读者及其教育 对立文本 一致性假设 文本的潜能: 比较不同注释的《老子》构造 结论 第五章 王弼的注释技艺 引言 注释与文本的结合 对其他读法的强调性拒绝 解释暗喻、明喻、比拟和象征 主语的插入 通过对等关系界定字汇 翻译本文 合并字汇与结构 结语 第二编 文本的批判性重构与翻译 章 王弼的《老子》校订本 引论 问题 王弼对《老子》的初校订 叠加 分章与分篇 结论 附录A 附录B 第二章 王弼《注》的襄赞和传承: 批判性版本的基础 问题 王弼《老子注》的历史: 证据 结论 第三章 《老子微旨略例》: 文本、翻译及文字学研究 第四章 王弼所用《老子》的重构及批判性版本; 第三编 语言哲学、本体论和政治哲学 章 识别“所以”:《老子》和《论语》的语言 第二章 王弼的本体论 第三章 王弼的政治哲学 参考文献 译后记
作者简介
瓦格纳(Rudolf G. Wagner)是德国海德堡大学汉学系教授、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会员。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思想史研究,是当代最具影响的欧洲汉学家之一。他在中国古代的宗教和思想、晚清的报业以及中国当代文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卓越的贡献。并于1993年获德国最高学术奖——莱布尼兹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