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荣膺2008年美国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奖。
本书为“海外中国学史研究丛书”之一种。全书选取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几家有代表性的中资药业如乐平泉的同仁堂、黄楚九的中法大药房、项松茂的五洲大药房、许冠群的新亚制药厂、胡文虎的虎标万金油,具体从长途贸易边界、对政治障碍的规避、本土化进程以及文化同质化进程范围等主题对以上企业进行考察分析,揭示了一些原先被忽略的消费文化推动力量,即除了自上而下运作的机构、自下而上参与的消费者,还有出于这两者之间发挥调和作用的中介人。
本书荣膺2008年美国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奖。
本书为“海外中国学史研究丛书”之一种。全书选取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几家有代表性的中资药业如乐平泉的同仁堂、黄楚九的中法大药房、项松茂的五洲大药房、许冠群的新亚制药厂、胡文虎的虎标万金油,具体从长途贸易边界、对政治障碍的规避、本土化进程以及文化同质化进程范围等主题对以上企业进行考察分析,揭示了一些原先被忽略的消费文化推动力量,即除了自上而下运作的机构、自下而上参与的消费者,还有出于这两者之间发挥调和作用的中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