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朝鮮燕行使と朝鮮通信使』(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15)の中国語訳。目录中文版序言日文版序言序章何谓朝鲜燕行使?一、朝鲜燕行使的称呼,及其朝贡次数二、朝鲜燕行使团的人员数与朝贡贸易三、朝鲜燕行使团的人员构成四、问题提出第一编14—19世紀围绕着朝鲜的东亚国家关系与国际结构第一章朝鲜的外交原理:“事大”与“交邻”一、序言二、“交邻”的原义,及其用作外交原理时的含义三、“交邻”原理与通信使的派遣四、“事大”原理与种族的华夷思想五、结语第二章明清时期中国对朝鲜外交中的“礼”和“问罪”一、序言二、明初洪武年间的对高丽外交与朝鲜外交文书非礼事件三、“仁祖反正”和册封问题四、清初朝鲜外交文书违式事件五、结语第三章1609年,日本吞并琉球以后中国和朝鲜的对琉球外交——东亚四国之间的册封、通信以及塞绝一、序言二、清朝的册封国有哪几个?三、1609年,紧接日本吞并琉球之后的明朝对琉球外交四、1612年琉球入贡以后的明朝对琉球外交五、朝鲜、琉球外交关系的塞绝六、结语第四章朝鲜士大夫对于琉球国际地位的认识——以北学派为中心一、序言二、18世纪,朝鲜燕行使记载的三则琉球人见闻录三、元重举与成大中的琉球认识四、洪大容与朴趾源、李德懋的琉球认识五、1794年,琉球漂流民的陆路送还与朴齐家的《北学议》六、结语第二编16—17世纪朝鲜燕行使对中国的观察与批判第五章1574年朝鲜燕行使对“中华”国的批判一、引言二、许篈和赵宪三、身处“礼义之邦”的人们所受的待遇四、是耶非耶阳明学五、“中华之国”的现实和批判六、结语第六章改革方案《东还封事》中所见赵宪的中国报告一、序言二、中国报告与实际的见闻一三、中国报告与实际的见闻二四、结语第七章朝鲜燕行使对反清情报的收集及报告――以1669年闵鼎重的《王秀才问答》为中心一、序言二、闵鼎重的中国之行三、对《王秀才问答》的分析四、结语第三编18—19世纪燕行使与通信使之间的学术交流第八章朝鲜燕行使的汉学·宋学论争及其周边――申在植《笔谭》与中朝文化秩序一、序言二、申在植和他的《笔谭》三、汉学,是耶非耶四、汉宋议论的周边五、结语第九章朝鲜通信使对日本古学的认识——兼及朝鲜燕行使对清朝汉学的理解一、序言二、往路:大坂以西的古学情报三,在江户对古学认识的加深四、返程再经大坂五、结语第十章1764年的朝鲜通信使与日本的徂徕学一、序言二、对徂徕学的进一步认识——以收集徂徕学著作为中心三、对徂徕学派校勘学和重刊古代典籍认识的加深四、朝鲜通信使归国后对徂徕学的介绍五、笔谈记录中所见朝鲜通信使对徂徕学说的反应和评价六、结语第十一章朝鲜通信使与日本的书籍——以古学派校勘学的著作和古典籍为中心一、序言二、1748年朝鲜通信使与日本的典籍三、1764年通信使与日本的古典籍四、日本古典籍向朝鲜的流传五、结语第四编洪大容燕行在东亚世界中的意义第十二章1765年洪大容的燕行与1764年朝鲜通信使——以两者在中国和日本对“情”的体验为中心一、序言二、洪大容燕行的目的以及对国内的冲击三、洪大容与通信使元重举等人对中国人和日本人观察的类似性四、洪大容与元重举体验到的中国和日本的“情”五、结语第十三章洪大容《乾浄衕会友录》及其改变——18世纪东亚的奇书一、序言二、改订的开始与潘庭筠的反应三、《乾浄衕笔谈》的文本问题四、《乾浄衕会友录》原本与《乾浄笔谭》《乾浄衕笔谈》五、修改实例之一——删除的部分六、修改实例之二——置换关于许兰雪轩的内容七、书名的改变——“乾浄”的寓意八、结语第十四章洪大容《医山问答》的诞生——归国后与中国士大夫的通信,以及脱离朱子学的过程一、序言二、脱离朱子学的契机——严诚的遗书三、“说服了中国人”的传说四、倾倒于庄子的思想五、激愤之书《医山问答》六、结语第五编朝鲜燕行录与使朝鲜录第十五章日本现存朝鲜燕行录书目提要一、序言二、考订目的三、书目提要第十六章使琉球录和使朝鲜录一、序言二、“册封使录”和“使琉球录”三、使朝鲜录书目提要四、使琉球录和使朝鲜录的特征五、结语终章补论一明清时期中国对朝鲜外交的一面镜子∶对越南外交――以册封问题与“问罪之师”为中心一、序言二、永乐皇帝的问罪之师――“天地鬼神所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