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老庄思想,博大深邃,是中华智慧的根基之一;林语堂幽默睿智,文若流水;这两者的结合就是我们所看到的《老子的智慧》。林语堂突破桎梏,以庄释老,智慧之言流于字间。作者认为,这部作品“比什么《老子解诂》还实在,比王弼注还透彻”。此书能帮助读者在品读老子智慧的同时,悟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哲学。

目录

绪论序第一篇道之德002第一章  论常道006第二章  相对论014第三章  无为而治019第四章  道之德021第五章  天地024第六章  谷神第二篇道之训028第七章 无私031第八章 水034第九章 自满的危险037第十章 抱一040第十一章 "无"的用处043第十二章 感官045第十三章 荣辱第三篇道之体052第十四章  太初之道056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059第十六章  知常道063第十七章  太上067第十八章  道废069第十九章  知所属074第二十章 天与我077第二十一章 道的显现079第二十二章 争之无益084第二十三章 同于道086第二十四章 余食赘形089第二十五章 四大法第四篇力量之源094第二十六章 轻与重099第二十八章 守其雌102第二十九章 戒干涉104第三十章 戒用兵106第三十一章 不祥之器110第三十二章 道似海113第三十三章 自知121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滥123第三十五章 道之平125第三十六章 生命的步骤128第三十七章 天下自正131第三十八章 堕落135第三十九章 全道138第四十章  反的原则第五篇生活的准则142第四十一章 道家的特性145第四十二章 强梁者147第四十三章 至柔149第四十四章 知足153第四十五章 清正155第四十六章 走马157第四十七章 求知159第四十八章 以无为取天下160第四十九章 民心162第五十章  养生169第五十一章 玄德171第五十二章 袭常道173第五十三章 盗夸176第五十四章 身与邦178第五十五章 赤子之德182第五十六章 无荣辱第六篇政治论188第五十七章 治术192第五十八章 政闷194第五十九章 如啬199第六十章  治大国201第六十一章 大国和小国203第六十二章 善人之宝205第六十三章 难易207第六十四章 终始209第六十五章 大顺213第六十六章 百谷王215第六十七章 三宝217第六十八章 不争之德218第六十九章 掩饰221第七十章  不我知222第七十一章 病223第七十二章 论罚(一)224第七十三章 论罚(二)225第七十四章 论罚(三)227第七十五章 论罚(四)第七篇箴 言230第七十六章 强弱231第七十七章 张弓233第七十八章 莫柔于水234第七十九章 平治236第八十章  理想国238第八十一章 天之道想象的孔老会谈096第二十七章 袭明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976),文化大师,作家,以英文书写而扬名海内外,四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  林语堂旅居美国数十年,骨子里仍是传统的中国文人,其作品无不体现着儒释道三者的结合,传达着中国人特有的智慧、气质和情怀。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代表作品有《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京华烟云》《风声鹤唳》《苏东坡传》《武则天正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