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陸奧宗光是甲午戰爭時期日本政府外務大臣,是甲午戰爭主要的策劃者和推動者,是近代中日關係史上關鍵性的人物之一。他在1895年寫成個人外交回憶錄《蹇蹇録》。此書在1929年才被公開,是探討日本明治時期外交的重要著作,自出版後就成為日本近代外務省必學的內參,“陸奧外交”也成為明治時代的主要遺產之一。
書中記述了朝鮮東學黨事件發生後,日本發動侵略朝鮮和中國的戰爭,直至簽訂《馬關條約》的全部歷史過程,以及歐美各國對戰爭的干涉,俄、德、法三國干涉還遼的詳細經過。其中包括歐美各國圍繞中國和朝鮮問題展開的利益爭奪以及日本政府的各種決策內幕等內容,是研究中日甲午戰爭史和中日關係史的重要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陸奧宗光(1844—1897),日本明治時代的政治家和外交官。1892至1896年,他出任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之第二內閣成員和外交大臣。1894年,他負責與英國簽署日英通商航海條約,成功廢除了西方國家在德川幕府時期對日本所訂下的不平等條約與治外法權。中日甲午戰爭時,他在日本的外交政策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主張與中國開戰,史稱“陸奧外交”。1895年4月,他與伊藤作為日方代表,與中國清政府簽署《馬關條約》。
譯者簡介
徐靜波,現任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兼任中華日本學會常務理事。曾在神戶大學、愛媛大學等日本多所大學擔任教授。北京語言大學外文系本科和復旦大學中文系研究生畢業,研究領域為中日文化關係、中日文化比較。出版有個人專著《近代日本文化人與上海(1923-1946)》等四種,日文合著《上海の日本人社會とメディア(1870-1945)》(岩波書店)等兩種,編著《日本歷史與文化研究》等八種,譯著《近代日中交涉史研究》等八種,發表中外文研究論文五十餘篇,獨立主持國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和上海市社科項目四項。
作者简介
陆奥宗光(1844—1897),日本明治时代的政治家和外交官,伯爵。1868年得到岩仓具视的赏识,步入日本政界,1888年任日本驻美公使,兼任墨西哥外交大使。中日甲午战争前,他与当时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同为战争的主要策划者和决策人,并在两国谈判中施展“狡狯”的外交手段,侵夺中国利益,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蹇蹇:忠直貌。作者以此作为书名,意在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刚直、鞠躬尽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