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方闻教授多年来的一项学术工作,即是基于建立在谈晟广译的《夏山图》上的一种『中国山水画视觉结构』的呈现,即呈现和说明中国山水画视觉结构是如何不借求科学线性透视,而演进为以三个不同阶段完成画面空间幻觉与视觉上空间的统一感。方闻用『永恒的山水』来形容《夏山图》,同样,《夏山图 永恒的山水(典藏版)/方闻中国艺术史著作全编》一书所创立的『典范』意义,亦恰如该书中所用来引以为据以证风格序列的那些宋代大师『基准』之作,对于中国艺术史研究的历程而言,注定也是一座『永恒』之山。

目录

艺术即历史(代自序)

“永恒”之山一一解读方闻《<夏山图):永恒的山水》

《夏山图》:永恒的山水

I

附录

《溪山无尽》:一帧北宋山水手卷及其在前期中国绘画史上的意义(节选)

中国山水画的结构分析(节选)

宋元绘画(节选)

心印: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节选)

超越再现:8—14世纪的中国绘画与书法(节选)

宋元绘画典范的解构一一“形似再现”终结后中国绘画的再生

正文图版目录

译后记

作者简介

方闻,1930年生于上海,海内外有名的中国艺术史、中国文化史学者。先后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讲座教授、艺术考古系主任、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主席(主任)、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部主任等职务。1959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创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国艺术考古博士研究培养项目,为美国20世纪中国艺术史学科的发展打开了全新的局面;1971-2000年,方闻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构建了西方品质最精、品种最全、数量最多的中国艺术品百科全书式收藏,影响深远。著有《夏山图:永恒的山水》、《心印》、《超越再现:8-14世纪的中国绘画与书法》、《中国书法:理论与历史》、《两种文化之间》和《艺术即历史》等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