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本书将新时期的先锋小说思潮置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叙事的现代性脉络中来加以考察,系统论述了余华、残雪、格非、莫言等人小说中所表现的精神创伤与历史记忆,在宏大叙事中表现出的精神分裂,以及以结构戏仿的反讽来解构宏大叙事的策略。通过从学理层面系统深入的分析,作者提出先锋小说的创作反叛了整个文学现代性的范式,体现出一种后现代主义的倾向,指出先锋文学在内容上对当代现实的疏离正是它迫近这种社会历史形态的话语根基的方式;主体的自我怀疑成为中国先锋主义显著的后现代特征;中国先锋文学对现代性的主体的瓦解正是对一种对自身有限性

目录

引言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叙事的和疑问

章 现代性:历史主体与表现主体

第二章 动摇与错位的现代范式

上篇 精神创伤、事后性与不可表现性:为过去的精神和历史招魂

第三章 时代的精神创伤与历史暴力

第四章 余华:回忆过去或肢解现在

第五章 残雪:永远萦绕的噩梦

中篇 言辞误喻的反讽:宏大叙事中的精神分裂

第六章 反讽与主人话语的另类阅读

第七章 徐晓鹤:绝望中的笑声

第八章 残雪:话语的反乌托邦

下篇 结构戏仿的反讽:解构宏大叙事

第九章 叙事的永恒插叙与无穷套:马原作为一种范式

第十章 格非:不确定的历史与记忆

第十一章 余华:困惑的叙事与主体

第十二章 莫言的酒国:盛大的衰颓

结语 答问:什么是中国后现代?

作者简介

杨小滨,耶鲁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台湾中研院文哲所副研究员,兼任(台湾)政治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副教授。著有《否定的美学:法兰克福学派的文艺理论和文化批评》、《历史与修辞》、The Chinese Postmodern等论著和《穿越阳光地带》、《景色与情节》等诗集,及其他文学、艺术、电影、文化评论和研究文章。

译者愚人,现居美国,从事数据信息处理,曾经以文学批评翻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