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前言

当我在1960年完成《历史是什么?》六讲的初次手稿时,西方世界仍旧没有摆脱两场世界大战和两次主要革命——苏联人、中国人的革命所带来的打击。维多利亚时代天真的自信和对进步观念的机械信仰已远远落后了。这个世界已经是一个混乱的世界,甚至是有威胁的世界。不过,已经不断出现的迹象表明我们正在逐渐走出这些混乱。一般认为作为战争后果之一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并没有发生。我们平静地解散了大英帝国,几乎没有特别关注此事。匈牙利危机和苏伊士危机已经解决或者说已经被人遗忘了。苏联的去斯大林化和美国的去麦卡锡化正预示着值得赞美的进步。德国和日本已经很快地从1945年的一片废墟之中恢复过来,正在取得惊人的经济成就。戴高乐领导下的法国也正在恢复元气。在美国,艾森豪威尔时代的萎靡不振正在结束;肯尼迪的希望时代正在降临。事故多发地区——南非、爱尔兰和越南——仍旧处于能够控制之中。世界各地证券交易所的生意蒸蒸日上。
  然而,这些情况为我在1961年结束演讲时对未来所表达的乐观主义和信仰提供了肤浅的判断。随后的20年毁灭了这些希望,也毁灭了这种自满。不断持续的冷战加剧了紧张,伴随而来的是核灭绝的威胁。迟延的经济危机开始了疯狂的报复,正在蹂躏工业国家,把失业这一痼疾传遍整个西方社会。现在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幸免于暴力与恐怖所带来的影响。中东产油国的反抗已经对政治产生了深深的影响,这不利于西方工业国家。“第三世界”在世界事务方面已从被动的因素转变为积极的、令人不安的因素。在这些情况下,任何形式乐观主义的表达似乎是可笑的。伴随这一情况出现了悲哀的预言者。世界末日正在迫近的画面,经过敏感的作家、新闻记者的不断描绘,通过媒体传播已经渗透于日常话语之中。要不了很久,这曾经风行一时的世界行将结束的预言似乎是如此正确。
  然而,在这关键处,常识提出两个重要的异议。首先,对未来无希望的诊断,尽管它的主旨建立在无可反驳的事实之上,但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构建。大多数人并不简单地相信这一说法;人们的行为也明显地证明了这种怀疑。人们带着极大的热情示爱、怀孕、生育和养育小孩。公私两方面都对健康、教育给予巨大的关注以促进下一代的幸福康乐。人们在不断地探索新能源的来源。新发明极大地增加了产品的效用。大量的“小节俭者”投资于国家储蓄公债,投资于建筑资金融资合作社,投资于信托公司。保存建筑、艺术方面国家遗产、保护后代利益的巨大热情业已涌现。可以令人高兴地得出这样的结论:早期那种完全毁灭的信仰只局限于一群心境不佳的知识分子当中,这群人在很大程度上要为时下所宣扬的东西负责。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爱德华•霍列特•卡尔 (1892—1982)英国历史学家。专门研究前苏联问题和国际政治。他是20世纪后半期西方国家透彻地说明“历史”这一概念的历史学家之一,批判了“只有史料才能如实地反映历史事实”的观点,一再告诫人们不要盲目相信史料,是一位试图把历史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学者。

译者简介:陈恒,男,1968年生,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系教授,研究领域为西方史学史与史学理论、西方城市史。任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历史学)副主任委员、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史学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社联副主席等。著译/合著译《西方城市史学》《历史是什么》《多面的历史》等;《辞海》《大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历史》(第三版)撰稿人。

作者简介

爱德华•霍列特•卡尔 (1892~1982)英国历史学家。专门研究前苏联问题和国际政治。他是20世纪后半期西方国家透彻地说明“历史”这一概念的历史学家之一,批判了“只有史料才能如实地反映历史事实”的观点,一再告诫人们不要盲目相信史料,是一位试图把历史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学者。

译者简介:

陈恒,男,1968年7月出生,汉族,籍贯安徽怀远,全日制研究生,历史学硕士,在职研究生,历史学博士,教授,1996年7月参加工作,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目录

导言  理查德•J.埃文斯

导言注释  R.W.戴维斯

第二版序言

来自卡尔的档案:《历史是什么?》第二版注释  R.W.戴维斯

章 历史学家和历史学家的事实

第二章 社会与个人

第三章 历史、科学与道德

第四章 历史中的因果关系

第五章 作为进步的历史

第六章 扩展中的视野

索引

附录:卡尔年谱  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