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目录
丛书总序——国外文化研究的理论路径和研究趋向值得关注
致谢

中国和日本的历朝历代
中国
日本

部分&nbsp-新儒学理气论概述
引言
一、新儒学思想之理学
二、“理”之研究
三、“理”之起源与发展
四、“气”之起源
五、“理”和“气”如何相互联系
六、孔子和孟子
七、中国新儒家思想之发展
八、朱熹(30—200)
九、王阳明(472—529)
十、“天”和“道”
十一、仁
十二、“性”和“心”
十三、道教和佛教
十四、学习的和静坐
十五、治国中的新儒家思想
十六、新儒家历史(气)现实主义
十七、中日后期理气思想

第二部分&nbsp-日本江户时代儒学家
引言
一、藤原惺窝(56—69)
二、松永尺五(592—657)
三、林罗山(583—657)
四、中江藤树(608—648)
五、熊泽蕃山(69—69)
六、山崎暗斋(68—682)
七、历史学家
八、贝原益轩(630—74)
九、古学派思想家
十、新井白石(657—725)
十一、室鸠巢(658—734)
十二、元禄年问实学
十三、折中学派和十八世纪儒学
十四、怀德堂学者
十五、国学和儒家思想
十六、水户思想
十七、理性思想
十八、兰学学者
十九、江户时代后期儒家学派
二十、山片蟠桃(748—82)
二十一、江户时代后期政治经济思想
二十二、“开国妥协者”——江户时代后期改革者
二十三、明治时代和二十世纪
二十四、冈田武彦(908—2004)

第三部分&nbsp-结论
结论一
结论二
结论三
结论四
结论五


英中文人名对照表
BIBLIOGRAPHY(原文参考书目)
GLOSSARY(原文术语)
INDEX(原文索引)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