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江岸送别》为高居翰“中国古代晚期绘画史”(元、明、清)五册中第二册,处理的是明代初期与中期的中国绘画。在这一阶段,服务于南北两京的宫廷院画家以及活跃于浙江、福建和其他地区的画派,复兴了宋代所建立的职业绘画传统。其后,继承衣钵的画家们笼统地构成后来所谓的浙派。无独有偶,元代大家所形成的业余绘画传统,也在经历了约百年的沉寂之后,由苏州画家沈周复兴,中国史家均以他为吴派始祖。然而明代的政治氛围和经济环境深刻地影响了明代艺术的走向,残酷的政局,使得明代画院和浙派风格都趋于保守;而逐渐发展的商业,助益吴派画家更自由地探索新的风格。最终,这两条路都走到了尽头,也孕育出了中国美术发展的新方向。目录三联简体版新序致中文读者英文原版序第一章明初“画院”与浙派第一节洪武之治第二节两派山水传统:浙派与吴派第三节洪武年间的绘画(1368—1398)王履两件佚名之作明初“画院”第四节永乐年间的绘画(1403—1424)保守南宋画风的延续边文进第五节宣德画院(1426—1435)谢环商喜石锐李在第六节戴进第七节“空白”时期的绘画(1436—1465)周文靖颜宗林良第二章吴派的起源:沈周及其前辈第一节十五世纪的吴派王绂苏州及其士绅文化第二节沈周的前辈画家杜琼姚绶刘珏刘珏与沈周的关系第三节沈周生平事迹早期作品个人风格的发展夜坐图晚期的山水作品草木鸟兽图第三章浙派晚期第一节绘画中心——南京第二节吴伟生平事迹人物山水画人物画第三节徐霖第四节弘治与正德画院的画家吕纪吕文英王谔钟礼朱端第五节“邪学派”画家张路蒋嵩郑文林《夕夜归庄》与朱邦第四章南京及其他地区的逸格画家第一节浙吴两派以外的画家第二节南京画家孙隆,“没骨”画与底特律美术馆的《草虫图》林广与杨逊“金陵痴翁”史忠郭诩杜堇第三节两位苏州画家与徐渭王问谢时臣徐渭第四节画家的生活形态与画风倾向第五章苏州职业画家第一节周臣第二节唐寅第三节仇英第六章文徵明及其追随者:十六世纪的吴派第一节文徵明早年北京插曲晚年第二节文徵明的朋友、同侪和弟子陆治王宠陈淳沈硕第三节十六世纪后期文氏的子孙与追随者文嘉文伯仁侯懋功居节注释参考书目图版目录索引